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建設新農村 先護古村落

2017年06月20日 21: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騎車沿水泥公路往贛南村落行駛,沿途贛州崇義縣城農村一帶的村莊撲面而來。春天,油菜花染黃了村落的田野;夏天,公路兩旁是重巒疊嶂的峭壁;秋天,沉甸甸谷穗等待收穫;冬天陽嶺國家森林則一片銀裝素裹。如此美景,仿佛這就是我們當年努力追求的“希望的田野”。

  然而,與現代化的柏油馬路極不協調的是,有著“魚米之鄉”的過埠小鎮,其傳統的鄉村自然和文化生態正在悄然消失。有著濃郁鄉村文化底蘊的宗祠消失了,當年村裏文化人撰寫的墓誌銘石碑,被砸破做了房子的基礎。彎彎的小河竟學著城裏的樣子給取直了,還鋪上了水泥。更難聞的是有幾個村莊的河流惡臭鋪面而來,上游有的是化工廠直接把污染排入河裏,有的是發展十幾年的養豬廠把糞便通入河流。

  根據筆者的感同身受和多年的親眼目睹,我認為,提倡建設新農村,就必須讓農民具體看到新農村是什麼樣子的。農民是最務實的群體,任何高深的理論如果見不到實效他們是不信服的,也不會去推廣。以污染水源,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吃飽飯的路子,可能試點就是試點,卻沒有示範的作用。

  目前,我們對古村落的保護也缺乏合理的規劃。事實上,除了聞名全省的客家“上堡梯田”,還有許多山清水秀的村落沒被挖掘出來,沒有聞名被重視,自然容易被破壞。在多次回老家拍攝美景時,筆者看到富裕起來的農民第一個就是比賽蓋高樓,一家比一家高,三四口之家根本住不過來,樓房沿馬路一字擺開,成為農民“鬥富”的粗劣展品,讓人不願“憶江南”。而新建築一點風格也沒有,火柴盒子樣式為主,比起古香古色的老房子來遜色多了。

  中國的鄉村建築原本是非常有特色的: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西北的窯洞,閩南的圓形“土樓”各呈韆鞦。至於那些院落,鄉村祠堂,道觀與佛廟更使美麗的鄉村增添了古樸的色彩。

  然而,我發現這一切正在消失,老家幾個鄰村正面臨上述幾個破壞和污染的情形。河流一直在污染,變得越來越小,裸露的石頭帶著臭味,令人唏噓:一下回想到十幾年前“抱石潛底”避暑的水上樂園,河邊那顆有百年曆史的老楓樹漸漸乾枯,養魚為生的農民因為池塘被徵用建設化工廠,解決了吃飽飯的問題,卻沒有吃好飯。

  筆者建議,在建設新農村的具體實踐中,先將那些有著鄉村風格的古村落,老村落,像自然保護區那樣保護起來,劃出核心區、緩衝區和發展區,先確定好什麼樣的地方不能動土。堅決不能為了強調政績和建形象工程,將古村落推到建高樓,要專門為保護古村落和老村落制定相關法規政策。

  只有鄉村恢復了清新空氣、小橋流水、山村野景,再加上富裕起來的農民,才真正實現了“希望的田野”。(台灣網網友:陳延福)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