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抗日題材連續劇中居然出現了“一個包子既能當飯吃又能變炸彈”的離譜劇情,再次引發網友對“抗日神劇”的強烈批判。出演過多部紅色題材影視作品的著名演員劉之冰對此事也有耳聞。他正色對記者説:“我從沒有拍過這樣的戲,但我注意到,現在確實有一種非常不好的創作風氣。我相信,有責任心、有正義使命感的創作者看到這種現象都會很痛心。這種不能嚴肅對待歷史、對待民族的創作者,是不會被尊重的。”(3月22日鳳凰網)
中國的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非常多,但品質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出現很多誇張、雷人的虛構場景,因此被網友稱為"抗日神劇"。腦殘的劇情層出不窮,不僅是對歷史的歪曲,更是對浴血捍衛家國的先烈們的不敬。當前人浴血奮戰換來的勝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的,恐怕後人就很難了解和反思為何這場戰爭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因此歷史不能容忍抗日神劇“放飛自我”。
抗日劇屬於主旋律範疇,題材穩妥,而且每年的電視臺需求量很大,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率,總之對投資者來説,性價比和安全性都很高。但是一些創作者一味追求收視率,博眼球,披著民族情懷的外衣,在歷史的傷疤上腦洞大開,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癡化。褲襠藏雷、手撕鬼子、單手掏心、手榴彈打飛機,最近又火起來“又能吃又能炸”的包子雷,這究竟是藝術創作,還是消費歷史和民族感情?抗日戰爭曾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創傷,先輩們救國救亡、艱難奮戰的光輝歷史是全民族共有的寶貴財富,那麼多英雄事跡可以謳歌讚美,為什麼偏要開這樣嘩眾取寵的腦洞?抗日英雄們的付出怎能用來消費娛樂戲謔?醜化敵軍的形象難道不是變相的不正視歷史嗎?難道我們的後代想要了解當年抗戰的歷史時,只能看這種雷死人不償命的電視劇嗎?
電視劇不必是教科書,但一定不能是罔顧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應該向觀眾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功利性太強必然創作不出經典的影視作品,當今很多的影視工作者還需沉澱,拍電視劇不能只向“錢”看,還要考慮社會影響。畢竟如今的太平盛世來之不易,是數以萬計的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而抗日神劇的野蠻生長,不僅是對歷史的褻瀆,更是對後人的不負責。
希望抗日劇能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尊重。(台灣網網友:劉佳蕾)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