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農業稅不收了,計劃生育不像過去那樣抓了,村民一年到頭很少開會。”在青海東部一些農村,村民們甚至記不清最近一次開會是什麼時候。(12月27日人民網訊)
城裏陷“會海”,農村遭“會荒”。開會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不開最好,村民會議是農村“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的主通道,顯然這樣的“會荒”勢必會帶來惡性影響。
不開會,沒有了翻譯解讀,而受限于知識水準的農民如何知道發展農業、服務農民、建設農村的具體政策,又如何去反映這些路線、方針和政策在農村的貫徹、執行和落實情況?顯然“會荒”成為了幹群資訊交流的中梗阻,把幹群之間的橋梁阻斷的其實並不是“會荒”,而是一顆一心為民的心。
當然,一個村到底該開多少會,並沒有一個確切的量化標準。但是,如果一個村一年到頭不開會,那就很説明一定的問題,這是一個量變可能引起質變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從現實來看,農村“會荒”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基層幹部為了避免麻煩、為了踐行相關文件走出“文山會海”的桎梏,一方面是群眾面對國家政策方針不清不楚的地方急切需要得到一個清楚的“回答”。
我們應當把農村“會荒”開墾出來,讓“會議”真正地成為幹群之間溝通的橋梁,能夠讓民情民意上傳下達,也有利於新農村的建設。要根治“會荒”要讓會議“有品質、有溫度”,既能盡最大可能地調和大家的時間,又能讓會議開得有品質,讓農村會議不僅僅是村幹部的事,更是大家的事。
城裏陷“會海”,農村遭“會荒”,這是兩個極端。開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村委會不開會,那還如何更好自治?農村開會要實事求是,能電話微信説清的會,可以少開,但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涉及幹群聯繫的會,決不能不開或走過場,如此方能打通“最後一公里”走進群眾心坎裏,激活基層黨組織的“神經末梢”,讓農村“會議”成為打通民心的“心路”。(台灣網網友:賈廣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