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學者高攀龍曾説:“吾立於天地間,只思量做好一個人,乃第一要義。”做人不見得非得頂天立地,但起碼要對得起良心。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更要先學會做人,做一個重德行、重誠信、重善心、重擔當的人。
一要做一個重德行,品行端正的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官,沒有一個好的人品,一切都無從談起。古人講“先修身而後求能”、“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無德。”説的都是修養、品行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一要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禮記.中庸》講“在上位,不淩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這是古人對“正直”這個概念的一個很恰當的詮釋,同時也應該是一個領導幹部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後才能談的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二要嚴謹。作為領導幹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要把“嚴謹”二字時刻懸于腦際,慎言、慎行、慎獨、慎思,否則權力就有可能成為墮落淪喪的根源,甚至成為禍國殃民的工具。三要忠誠。東漢馬融在《忠經》裏談到:“忠者也,一其心之謂也。為國之本,何莫于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神明,而況於人乎?”作為一名黨員,就要忠於黨、忠於人民;作為一名幹部,就要忠於事業、忠於職守。
二要做一個重誠信,真實坦誠的人。一是誠信。“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君子修身,莫善於誠信。夫誠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懷下人也。”這是古人對誠信的認知;“真誠換真心,誠信變真金”,這是現代人對誠信的理解。誠以待人,信以處世,誠信是為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宋朝王安石有句名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坦率。為人要做到真實可信,必須保持一種坦率的態度。卡耐基説:人的成功15%靠專業技術,85%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有效溝通。尤其對於年輕幹部,工作當中常常需要與人溝通。人與人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率。與人交往,坦率要比虛偽建立的關係更持久,真誠要比圓滑換來的友誼更珍貴。
三要做一個重善心,寬厚善良的人。寬厚善良是一種心境、胸懷,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體系的重要內核之一。一是寬容之德。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大智慧,其在道德上所産生的震撼比嚴厲的責罰要強得多。有句古訓叫做“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對於一個群體來講,寬容可以凝聚人心,産生無窮無盡的力量。二是厚道之品。老子講:“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始終以一種厚道之品為人處世,會給人一種信任感、一種踏實感,所以古人講“厚德載物”。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只有具備厚道的品性,群眾才會發自內心地擁護你、支援你。三是善良之心。三國劉備説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素昧平生之人有難,鼎力相助,是謂小善;國家危難之際,赴湯蹈火,舍生取義,是謂大善。無論小善還是大善,只要永遠有一顆善心,便足以讓你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
四要做一個重擔當,堅守責任的人。責任是檢驗一個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和尺度。近代學者梁啟超説:“人生於天地間,各有責任。一家之人各個放棄責任,則家必落;一國之人各個放棄責任,則國必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可見責任擔當對於做人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到盡職盡責。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責任,對親人的關懷是一種責任,對朋友的幫助也是一種責任。所以説,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多;你所處的地位越高,肩負的責任也就越重。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説:“一個人不論職位有多高,如果總是強調自己的職權,那麼他永遠只能是別人的‘部屬’。反言之,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注意對成果負責的人,儘管他位卑職小,他還是可以位列于‘高階層’,因為他以整體的績效為己任。”其次要做到勇於擔責。德國政治學家馬克斯?韋伯説:“在政治領域裏,最終有兩種罪過不可饒恕:不務實際和不負責任”。一個有責任感的領導幹部,必須做到在成績面前不攬功,在問題面前不退縮。是“推功攬過”,還是“攬功推過”,這既是一個政治品質問題,也是一個思想境界問題。
“人”字,一撇一捺,看似簡單,但一個人真正讓人們心裏記得住、在人們口中論得住、在社會上立得住,必須要以德為帥、以誠為根、以善為貴、以擔為榮,方能活出精彩、活出價值!(台灣網網友:賈治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