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百日新政”前夕,先發制人與媒體記者餐敘,希望大家不要以“百日”來檢討她的新政,遭致兩岸一片噓聲。一方面是其曾經以“百日”之期嚴格檢驗馬英九的政績;二是,其自我感覺良好説,“百日”兩岸關係平穩,總體儘管走得“顛簸”,但解決了很多問題。蔡英文希望給自己的執政給更多的時間是可以理解的。但方向一開始就錯了,就不可能很快達到目的地。
“百日新政”是西方政治學中常用的名詞,這不是求全責備地希望其在百之內就能夠有多大的建樹,而是要看其方向、權力把控進而推斷未來的可能。一個領導人上任之後,百日之內民調最高、公眾對其包容度最大,將之稱之為蜜月期一點不為過。蔡英文的“百日新政”用廚師做菜的例子比較能夠直觀貼切地預示其未來的成就建樹:即便一個很有名的廚師,配菜師將菜配錯,只提供了空心菜,你卻讓他做出紅燒肉來,這是不可能的。蔡英文的開局,就是給人這樣的感覺。
蔡英文不能在“九二共識”上達成兩岸都滿意的結局,目前兩岸官方高層溝通的渠道因此而停擺。蔡英文在媒體餐敘會上,直言現在兩岸官方僅有低層次的互動。她據此結論説,兩岸關係平穩,實在有點過於樂觀。這種平穩不是因為蔡英文為顧客做出了稍微滿意的“菜”,而是大陸在自我進行克制。消極應對本身就是一種警示和懲戒。假如蔡英文不是檢討自己準備的配菜能否做出大陸滿意的菜肴,而是用馬英九時代大陸對臺灣的溫和態度,來挑戰大陸的耐心和包容度,實在是一種冒險的做法。
除了上述兩岸政策最大的軟肋之外,蔡英文提名的兩個“司法院院長”人選,在民進黨的擠壓之下,雙雙請辭。儘管其中有人選自身的一些原因在。但無論如何對蔡英文的威信和權力都是一種損傷和挑戰。這預示著,蔡英文今後要麼需要更大的智慧才能夠擺平和陳水扁時代甚少改變的民進黨,要麼屈從於民進黨的傳統勢力,比馬英九時代造成更大、更多的內耗。
經濟方面正如大家所説,蔡英文的百日之內並沒有給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解決方案。一大堆華而不實的名詞已經不能夠滿足臺灣內部經濟提振的需要。尤其是蔡英文和民進黨曾經攻擊過馬英九核電政策、中南部政策等,其能夠解決的問題顯然會沒有衍生的新問題多。
軍事外交方面,昔日口口聲聲譴責馬英九矮化賣臺的蔡英文民進黨,百日之內已經暴露了,要赤裸裸抱美日大腿的架勢。對待太平島在內的東海、南海的立場,對軍購和美牛、豬肉的進口等,蘇嘉全、謝長廷等民進黨要人在日本的媚態等,都和在野時的立場已發生明顯的逆轉,也都更加沒有底線。
蔡英文溫吞、空洞的個人風格,在遣散、安撫謝長廷在內的民進黨天王時有表現,在處理太平島主權宣示時有表現,在剝離鐵桿“臺獨”(明面上切割、私底下支援、利用)時有表現。這種方格還將在今後的執政中持續下去。兩岸對這種風格的很可能會感到有力無處使,有怒發不出的鬱悶。
“百日新政”蔡英文即便是在民進黨最善於媒體輿論的操控下,也沒有讓其和其團隊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貨營造一個差強人意的民意氛圍。蔡英文百日蜜月過後,隨著兩岸民眾期待耐心的消失、各種棘手問題的增多、大陸由消極觀察到主動出擊之後,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方向錯誤的代價更可能會幾何倍數地增加。(台灣網網友:畢殿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