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中青報:心靈雞湯能改變“空巢青年”的苦悶嗎

2016年09月07日 11:03: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原標題:心靈雞湯能改變“空巢青年”的苦悶嗎

  故鄉的小城對他們而言是個更加險惡的江湖,絕不是某些人臆想的牧歌田園,因而,很多“空巢青年”漂泊在大城市,不只是想這樣,更是不得不這樣。

  結束了一天的繁重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對著空蕩蕩的房間,一股莫名的寂寞感卻從腳底衝上來。我起初以為這只是自己的日常狀態。最近,“空巢青年”這個詞被媒體頻頻引用,我才發現和我感受一樣的青年群體並不在少數。

  所謂“空巢青年”,指的是在大城市奮鬥打拼的年輕人,他們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託,沒有家庭生活。就像“剩女”“蟻族”這些詞指涉的對象未必承認這些屬性,很多人也未必能接受“空巢青年”這個概念。

  有評論指出,“空巢青年”是偽命題,它或許是對英雄主義的最好詮釋。我不否認有些到大城市闖蕩的年輕人主要是為了追逐夢想,不太考慮現實因素,但在我身邊大多數“北漂”青年,並不會對自己的行為産生什麼英雄主義的幻想,更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完成什麼神聖使命,只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因為小城市不再是安樂的故鄉,很多年輕人在故鄉缺乏有利的家庭背景和人脈圈子,不得不逃離小城市,去相對公平、自由的一線城市尋求突破。因而,很多“空巢青年”漂泊在大城市,不只是想這樣,更是不得不這樣。

  與其給“空巢青年”的處境涂上一層粉紅色的煙霧,給看不清人生方向的漂泊者們灌下“毒雞湯”,不如直面現實問題。從我的經驗來看,相比物質條件的匱乏,“空巢青年”最大的困境還在於精神的苦悶。

  已經在大城市買房,擁有一份體面工作和收入,但缺乏幸福感,甚至沒有安全感,這是我和身邊一些“空巢青年”朋友的共同感受。從社會學角度看,精神苦悶不只由個人心理因素導致,很大程度上由外部環境變化引起。

  “空巢青年”有著普遍的孤獨感。漂泊在大城市的他們,基本都到了適婚年齡,以前在家鄉的朋友、同學大多已經步入婚姻,甚至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因為單身,難免會遭到家人催婚的壓力和旁人的不解。雖然週末我和一些朋友會把大量時間用於參加各類活動、聚會,弄出一個“我孤獨,但我很忙”的樣子,但這往往是一種刻意為之的表像,其中難言之隱很難跟不理解的人講。

  我有朋友在北京創業,幾經挫折,終於讓公司步入正軌。但是,他也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他的家人對他的“瘋狂”根本不理解,還總是要給他介紹老家的對象,這讓他十分不滿。但是,他又不知道該如何拒絕親友的“關心”,因為出於不理解而造成的誤會是最難解釋的。“北漂”的他非常需要理解自己的另一半,卻不能接受找個“差不多”的姑娘組成家庭,由此産生的苦悶也難以消除。除了來自故鄉親友的壓力,大城市生活的焦慮感和陌生感也在消耗著他們的耐心。相比故鄉的熟人社會,大都市把“空巢青年”變成一個個孤獨的個體,他們很難找到歸屬感,往往成為大城市的過客和陌生人。這也是“空巢青年”苦悶的來源。

[責任編輯:王怡然]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