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説起影視節目開發製作過程中的困難,大家都説好編劇、好導演不容易找,而如今,最讓人頭大的難題卻變成了找演員。
演員之所以難找,是因為價格太高。我有位朋友最近正在籌拍一部電影,四處尋找男主角人選,圈裏詢了一番價,一線男演員有的報價高達5000萬元,3500萬元左右的則更多見。而這些演員中,有的表演經驗並不豐富,也就是參演的某部作品收視率高了、票房大賣了,其身價也就跟著上去了。有位男演員,在2015年上映的某部電影中首次亮相大銀幕,這部影片在當年成為小成本、高回報的黑馬,該演員也從無名小卒變成了片酬3000萬元的“大腕”。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對於不少影視項目來説,只要一談到演員,成本一下就打不住了。隨便一位稍有名氣的演員拍一部電影片酬過千萬元,拍一集電視劇片酬幾十萬元,這在行業裏都見怪不怪。如此一來,為了控制項目整體開支,製片人只好拿演員薪酬之外的製作費用做文章,能省就省,能免則免。不少影視劇裏,用於演員薪酬的花銷佔到整個項目費用的一半以上,而最該花錢的後期製作、特效等環節,卻只能在有限的預算裏“戴著鐐銬跳舞”。也就是説,你聽説某部電影投資1億元,可能其中5000萬元都用在了演員身上,更有可能其中3000萬元都進了一位演員的腰包,影視節目的品質自然也就平庸了。
薪酬高還只是演員貴的表現之一,另有一種貴卻是不為普通觀眾所知的。如今但凡有點名氣的演員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身邊動輒圍繞著十幾個人為其服務,排場大了,超支的花銷還得劇組掏。而且這些演員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不僅片酬要價高,凡是他們認為有市場潛力的項目,還要投資、佔股份、參與後期分賬,種種條件設限,讓本來就畸形的影視市場更加扭曲,本來就請不起演員的項目更無計可施。
演員為什麼貴?最主要還是因為好演員太少。現在人們説起演員,都願意冠以“明星”之名。其實,演員和明星是兩個概念。演員是一種職業,就像工程師、會計、記者一樣,也講求經驗積累和業務水準;而明星則是商業邏輯下的包裝成果,不一定演技好、藝德高,卻有更多商業價值。也正是因為這樣,現在不少演員都耐不住寂寞,不為表演藝術而來,而是衝著成為名利雙收的明星而去。不少年輕人唯獨信奉“出名要趁早”,一通整容、接戲、拍廣告,靠顏值、靠八卦、靠炒作,“小鮮肉”“小蘿莉”層出不窮,但真正會演戲的好演員卻少了。當然,也有人願意燒錢請粉絲多、能賺錢的“鮮肉”“蘿莉”,按照粉絲經濟那套邏輯,有了他們的加入還怕沒有收視率和票房?撈一筆就撤的人也許是大賺了,但影視行業的前景和觀眾可就真虧了。
另外,非理性投資造成的影視行業相對産能過剩也助長了演員價格走高。我國已經連續多年每年生産電視劇1.5萬集左右,是世界電視劇産量第一大國,每年生産電影600部左右,名列世界前茅,再加上近年來網路電視劇、網路大電影等新業態的出現,好演員成了稀缺資源,奇貨可居,不貴才怪。而每年生産的影視節目中,真正與觀眾見面的不足2/3,大量投資無以收回。可以説,演員高價的泡沫也是整個影視行業泡沫的一個表徵。
有人説,既然演員那麼貴,管理部門就應當出臺演員限薪政策,用行政手段進行遏制。但實際上這並不聰明。文化體制改革十幾年來,中國文化行業收穫最大的經驗就是,要解放文化生産力,更好地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將政府職能由“辦文化”變為“管文化”。眼下,影視行業已經成為整個文化行業中産業化、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市場上出現的問題,還要靠市場自身的調節來化解,政府固然應當加以引導,行業協會更應當發揮作用,在規範演員自律等方面出一把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