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名人“冰桶挑戰”是慈善還是“真人秀”?

2014年08月19日 07:49: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近期國外名人通過社交網路玩起了“冰桶挑戰”的接力,挑戰者需拍視頻上傳再提名三人,不敢挑戰者要捐出善款。活動的主旨是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進行籌款,並呼籲社會關注。近日,這一活動蔓延至中國網際網路圈,多名科技界大佬被點名參與了這一活動。對此,有網友認為,國內一些人的做法炒作的意義大於公益。

  “冰桶挑戰”為何如此火爆?

  參與者名人眾多所具有的“名人效應”,以及現代社會興起的粉絲效應所帶來的粉絲經濟,都是“冰桶挑戰”受到追捧的原因。

  “冰桶挑戰”是個什麼樣子的遊戲呢?很簡單,參與者在兩個選項中擇其一,或者將一大桶冰水澆到頭上,或者是向美國肌萎縮側索硬化病協會捐贈100美元。也就是説,嚴格講,這不是玩玩而已的遊戲,而是募捐活動,或者它是個“慈善遊戲”。這個帶有社會正能量的性質,是可以解釋“冰桶挑戰”為何如此火爆的第一個因素。

  從傳播學的角度講,如果想號召別人參與你的活動,你需要給活動一個正向的、積極的定義,將它界定為進步的政治參與或社會參與。這是一種命名的能力,人們總是會受其影響,甚至這種命名背後的內核是非正義的內容,人們有時候也會被洗腦,就像當年信奉法西斯主義的人,認為自己從事的是正義的事業。

  另一方面來講,這個遊戲的參與者名人眾多所具有的“名人效應”,以及現代社會興起的粉絲效應所帶來的粉絲經濟,都是“冰桶挑戰”受到追捧的原因。美國肌萎縮側索硬化病協會發佈數據稱,在不到20天的活動中,已經收到超過1000萬美元的捐款,比去年同期增加830萬美元。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看到,是網路傳播帶來的這種實際效果,就像國內外興起的“眾籌”行為一樣,慈善行為經由網路擊鼓傳花,形成滾雪球效應。網際網路所帶來的長尾效應,大大降低了傳播成本,但卻具有聚沙成塔的行為結果。或許長尾理論作者、《連線》總編輯克裏斯安德森在參與這個活動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理論的效果檢驗。

  不過,必須提及的一點是,“冰桶挑戰”的遊戲規則帶有某種道德綁架的意味,因為規則設定挑戰者被澆冰水之後,可以公開點名叫板其他人,被點名者需要在24小時完成挑戰,或者捐款。奧巴馬被公眾叫板,決定奉上100美元。如果你要是較真,這個活動有強迫之處,但是參與者之所以沒有怨言地樂此不疲,除了回應上文所説的遊戲命名帶來的傳播效果,還需要有社會氛圍,以及社會氛圍中正面意義上的遊戲心態。這怎麼理解?就是説,別較真,玩玩而已,大不了你捐100美元;要是較真呢,你就被澆個冰桶,露出點狼狽相,娛樂下大眾。(任孟山 大學教師)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