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無戰事》投資超過1.5億、《大秦帝國之縱橫》耗資1.3億元,《楚漢傳奇》投資2.4億元、《隋唐英雄》投資2.5億元、《隋唐演義》投資2.8億元……從2011年開始,影視公司排隊上市,各路熱錢爭相涌入,一部比一部投資大,過億乃至數億元的大劇紛紛開工,越來越多的作品以“知名導演+豪華陣容+高科技+高投資”的排列組合出現,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財大氣粗的電視圈一腳邁入“億元時代”。據某電視臺購劇中心負責人透露,全行業成本都在上漲,目前市場上的劇,投資100萬元一集是常態,投資200萬元一集以上才算沾了大劇的邊兒。
相比社會投資熱情的高燒不止,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儘管電視劇産量連年井噴,卻只有10%的産品能夠賺錢。曾經以新《西遊記》、新《三國》、新《紅樓夢》、新《水滸傳》這四大名著翻拍為代表的億元豪華大劇,讓電視臺獲得了收視和廣告的雙豐收。而眼下,超大製作和華麗陣容換來的大都是慘澹的收視,豪華大劇的成本和收益已基本不成正比。由於億元大劇購買價格太高,回本困難,視頻網站拖欠款現象非常嚴重,有的只能打折處理,價格甚至腰斬,而如今正值發展期的二三線衛視,每年手上的購劇資金有限,他們更需要大量的“經濟適用款”電視劇來填充熒屏。
與此同時,在比誰砸錢多、比誰場面大、比誰明星更豪華的這場熒屏大片的競賽中,觀眾頻頻抱怨熒屏商業巨制眾多,卻難覓精品,如《楚漢傳奇》《隋唐英雄》就由於歷史錯亂、細節粗糙、雷點過多而相繼遭到網友吐槽。
為何電視劇投入成本越來越多,而整體水準未見大幅度提升?近年來不少投資方和製片方都針對演員片酬過高大吐苦水,因為要支付演員的高片酬,不少製片方在影視劇製作費上減少開支,最後影響了電視劇的品質。據透露,2000年、2001年,人力成本只佔一部電視劇投資的20%~35%,到了2004年、2005年,這個數據已接近50%了,而近兩年,一部電視劇的製作成本少説有六七成花在人力成本上,製片方不得不在其他環節“摳錢”,比如制景、服裝、道具、化粧,甚至是後期製作等。
有專家表示,業外資本的集中進入,是電視劇行業“虛火”不降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一些“煤老闆”“礦老闆”熱衷投資電視劇,以為砸大錢請來大明星、靠豪華陣容就能贏得高收視率,而電視臺買劇時又喜歡認“明星臉”,於是明星坐地起價,陷入惡性迴圈。《大秦帝國之縱橫》製片人焦陽坦言,大片應該體現在大製作上。比如《大秦帝國之縱橫》1.3億元的投資僅20%用在演職人員身上,而八成用在製作上,包括寧靜、王學兵、富大龍等主演的片酬全加起來也沒有他們任何一人正常的片酬高。
除了鉅額片酬,億元巨制最燒錢的就是大場面。不論是宮殿、城墻,都是全部重建的,觀眾看到的千軍萬馬都是真的,而非電腦特效,有的電視劇製片人每天面對的工作人員加群眾演員動輒幾千人,車輛過百輛,更有的古裝大劇動用的馬匹就達5000多匹。
投資2.8億元的《隋唐演義》,據説錢主要花在了高端設備上。“投資大主要是按國際一流標準來拍攝,設備、化粧、服飾、道具、場景製作等都是高標準,如購入了6台拍攝電影《加勒比海盜》系列所使用的國際尖端的拍攝器材。”製片人程力棟説,《隋唐演義》雖然投資2.8億元,每集高達380萬元,但相對市場行情來説,明星片酬還算少的。事實上,大多數家庭沒有更新的電視機難以呈現出高清晰、大製作的效果,觀眾對人物、對故事如果不滿意,一切就成了浪費。
業內人士對電視劇的投入和産出也有高見,如導演鄭曉龍曾給出了一組數據,2012年國産電視劇達到17703集,“這當中起碼8000集沒辦法播,如果按每集的投入是100萬元,那去年就浪費了80億元。如果把這80億元反過來投到能播的那8000集中,我想作品的品質想不提高都難。”
“人家韓國的電視劇大片像《大長今》,畫面漂亮服裝也很精緻,連劇中用餐的器皿、食物都特別地考究。”導演馮小剛也一直看好電視劇“大片化”的前景:“為什麼我們的電視劇總是不如韓國?就是製作太粗糙。電影要出大片,電視劇也要出大片。”(聞心)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