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有關南海問題的輿論戰中,美國又先走一步。《紐約時報》近日接連刊發兩篇報道,均涉及南海問題。其中一篇還詳細引述了中美軍艦在南海相遇時的“隔空對話”。
不難想見,《紐約時報》之所以能有這篇報道,是因為美國海軍給了該報記者採訪“特權”,甚至提供了艦上軍官的軍銜與姓名,包括一名華裔軍官。美軍正是靠著這位華裔軍官,向緊隨美艦的中國軍艦用中文傳遞了資訊。美國方面軍媒配合,當然不是為了做一篇中立性的報道,而是為了宣揚他們的“南海觀”,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論”。
《紐約時報》對美方這一立場也十分配合。這篇報道的中文標題就是《危險的寒暄:當中美戰艦在南海遭遇》。文中還詳細引述了美軍將領對南海所謂“緊張局勢”的看法。這篇文章的報道時間也是精心選擇的,《紐約時報》安排在習近平主席出訪美國時刊發了這篇報道,而該報幾乎同時刊發的一篇新聞分析也與南海相關,標題是《“習奧會”聚焦南海,中美走向克制?》
可以想像,今天很多國家的網路和媒體都會轉引這兩篇文章,尤其是第一篇,因為它有很多看上去很能“引人入勝”的中美軍艦的“對話”細節。接下來,閱讀這一報道的讀者就會對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有更為完整了解,甚至會順著文章報道的思路去質疑中國的南海政策。
當然,中國媒體可以就此進行反駁,或者拿出自己的第一手材料,去讓世界各地的讀者判斷:誰説的是真話,誰説得更在理。但在網際網路高速傳播的今天,反駁有時反而會引起受眾對被反駁者更多的關注,吸引他們去看原文。這樣做會有正面效應,但往往也會陷入因議題設置能力缺失而處於被動境地。長期被動的應對意味著放棄主動“出擊”,會導致引領輿論能力的下降。
當代輿論場競爭是時效性的競爭,更是議題設置能力的競爭,在關鍵時候,用關鍵材料,以關鍵方式傳播出去,就已經先勝一局。
南海問題是當前中美關係的一個重要話題,無法回避。中國媒體要想在這一問題上增強中國聲音的傳播效果,必須要有搶先設置話題的意識和能力。而媒體的這一能力也需要得到政府和軍方更多的支援。試想,《紐約時報》記者如果沒有美國軍方的支援,怎麼可能得到那麼多具體資訊呢?
從長遠看,我們需要增強反駁的時效性、強度和能力,但更需要培育議題設置能力。媒體的議題設置能力應當上升到戰略層面去認識,並形成一個有效的機制。(丁剛 作者是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和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