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閱兵顯示中國國防實力大增 外媒聚焦戰略武器新發展

2015年09月06日 09:4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上萬名受閱官兵出場,84%的裝備是首次對外公開展示的國産新型武器,30位外國首腦和近20位政府高級代表出席……各種閱兵看點吸引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韓國《朝鮮日報》5日 仍在回味中國閱兵的盛況。文章稱,中國在閱兵式上展示了7大類100多枚導彈。此外,空中預警機和攻擊型直升機、戰鬥機、轟炸機、艦載機、海上偵察機等中國最新銳的軍用飛機也飛過天安門上空。許多評論認為,如此盛大的閱兵式體現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展現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任人欺辱、四分五裂的舊中國,而是一個獨立自強、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的新中國。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稱,閱兵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次閱兵共有1.2萬軍人參加,包括56名將軍,此外還有來自17個國家的約1000名外軍代表。閱兵動用40多種型號裝備500多件、20多種型號飛機近200架。文章隨後對“東風-21D”等戰略導彈,殲-11、殲-15、轟-6K等作戰飛機,以及99A主戰坦克等陸軍戰車進行了一一盤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日稱,週四大規模閱兵中通過北京街頭的整齊的導彈部隊標識鮮明,反映出中國國産國防力量的快速發展。值得注意的首次亮相的導彈裝備包括被譽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反艦導彈、“東風-15B”短程彈道導彈, 以及“東風-26”“東風-5B”“東風-31A”等中遠端或洲際彈道導彈。從理論上説,中國能用上述導彈搭載不同攻擊力的彈頭打擊預定目標,從而構成對潛在對手的戰略威懾。閱兵本身固然看不出實際戰力如何,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閱兵中展現的裝備的外觀和尺寸説明中國國防工業正快速形成領先的導彈生産能力。不過中國在有些方面仍存在差距,特別是在開發某些尖端電子設備和生産性能足夠高的推進系統方面。

  戰略導彈正是外媒關注的焦點。“彈道反艦導彈絕對是本次閱兵的最大亮點!”“德國之聲”援引美國《防務新聞》駐臺北記者、軍事問題專家溫德爾明尼克的話稱,儘管“東風-21D”彈道反艦導彈此前已經為外界所關注,但是向公眾展示卻屬首次。除了“東風-21D”,此次更新型的“東風-26”型反艦彈道導彈亮相閱兵式“頗為意外”,因為“之前外界根本不知道這種導彈也有反艦能力”。

  《華盛頓郵報》稱,從許多角度來講,“東風-21D”反艦導彈都是一種獨特的導彈,它擁有約900海裏的射程,打擊目標專門針對航母。而“東風-26”的射程可以覆蓋關島,有人將其稱為“關島殺手”。“東風-26”發射準備速度相對較快,因此也更難防禦。德新社稱,最新洲際彈道導彈東風-5B可攜帶核彈頭,幾乎可以覆蓋地球上任何地方。

  除了導彈,日本媒體還格外關注中國的預警機。《讀賣新聞》4日稱,中國還首次公開了新型預警機“空警-500”。一般認為去年11月開始服役的“空警-500”,是在中型運輸機“運-9”的基礎上開發的。如果中國在南海的雷達站完工,繼東海之後,中國將具備在南海設置“防空識別區”的條件。

  俄塔社稱,北京閱兵裝備均為本國生産,這是中國近年來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表現,中國軍隊現代化水準進步值得稱讚。閱兵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近年來自身的裝備水準的提高和軍事工業實力的發展,同時震懾了潛在的可能威脅到和平的勢力。韓國《東亞日報》4日在社論中説,中國通過閱兵展示國家實力和驕傲。過去,中國曾毫無希望地臣服於西方帝國主義和日本侵略者,但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過韜光養晦,中國現已成為“G2之一”。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