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今日蔡英文”如何走出“昨日蔡英文”的陰影?

2017年06月12日 09: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臺灣法學教授陳長文的文章指出,蔡英文執政一年民怨沸騰,究其原因在於,她在野時所種的惡因,現在執政了就開出了惡果。她“神隱”的領導風格也加大了臺當局“群龍無首化”的病症。但蔡英文也不是事事優柔,神隱不決。在激化衝突、收攏資源的一些高度爭議性政策,蔡英文卻又如獨夫一樣獨斷獨行。作者直言,蔡英文執政後,由於兩岸的僵局,臺灣正在加速窒息,特別是經濟發展。如何突圍?至少“和解”是最好的起手式,而這起手式的第一步,就是和馬英九的執政政策和解。這樣的和解與其説是和馬英九的執政政策和解,不如説是今天的蔡英文和過去的蔡英文和解。

  評論摘編如下:

  其實,很同情蔡英文,執政1年,百怨沸騰、動輒得咎,不管説什麼、做什麼,都會招來滔天之罵。在臺美國商會2017的白皮書,對蔡英文首年的政績,表示“令人失望”也是近例。

  這當然有一部分不完全是蔡英文的問題,臺灣民主政治發展一直有個隱憂,那就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這個職位愈來愈不受尊敬。原本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角色就像是引導臺灣前進的龍珠,現在在臺灣當臺灣地區領導人,卻好像只剩下一個功能,就是民怨的出氣桶。這情形馬英九曾經經歷,現在換蔡英文體會。

  然而,蔡英文自己也有更大的問題,甚至可以説她的風格佔了問題的極大比例。

  首先,是在野時所種的惡因,現在執政了,就一一開出了惡果。以蘇花公路坍方與全臺遭豪雨重創為例,蔡英文未上前線,遭到多方的責備。嚴格來説,臺灣地區領導人勘不勘災確實各有利弊,難謂全對全錯。但蔡英文在馬當局遇到天災時,曾經説“氣到想砸電視”、“要讓馬英九斷臂”等,蔡英文當時把話説絕説狠的結果,這一把檢驗的迴旋鏢就回頭鎖了蔡英文自己的喉。

  這使得臺當局“行政院”面對質疑時響應的“不必什麼事情就説‘部長’、‘院長’、臺灣地區領導人沒有出來講話”那句話,變得蒼白無力外,更是諷刺。這種種惡因、收惡果的情況,在蔡英文執政這1年可説比比皆是。讓蔡當局的回答顯得左右都不是,沒辦法,是過去的蔡英文封了今天蔡英文的口。

  其次,蔡英文的領導風格,也加大了臺當局“群龍無首化”的病症。蔡英文的個性與領導能力,加重了制度性失能。那就是被許多人批評的“想想”性格,與“神隱”習慣。蔡英文不願上火線、遇事不決斷、遇難就回避的個性,讓執政團隊失去方向。臺灣地區領導人是臺當局裏最重要的指南針,臺灣地區領導人不定方向,團隊、幕僚就要麼摸瞎猜方向,要麼就只能呆若木雞。

  第三,卻又是和第二點相矛盾的問題。那就是,蔡英文也不是事事優柔,神隱不決。在於激化衝突、收攏資源的一些高度爭議性政策,蔡英文卻又如獨夫一樣獨斷獨行,遠的如無厘頭廢止“紅十字會法”、制定“不當黨産條例”等先不論,“一例一休”以及最近的“前瞻計劃”,蔡英文完全不理會各方苦諫,展現“雖千萬人罵吾往矣”的強悍。尤其“前瞻計劃”,不只是藍營罵,事實上,連為蔡英文擬“十年政綱”的陳博志教授也對計劃中的軌道建設高聲質疑。但蔡英文仍不為所動。

  但事實是如此清楚,軌道建設居大半的前瞻預算,不但註定不會成功,更嚴重違反“政府治理”,並將造成財政的夢魘。這些從恒春機場、高雄輕軌等無數蚊子建設的事例,都可以看得清楚,但蔡英文就是蒙起眼睛,非做不可。凡此種種,都讓蔡英文成了“眾怨之的”,不但藍營對她不滿,綠營內部也異音四起,蔡英文的民調如何不崩?

  第四,就是兩岸。兩岸今天的狀況,漸漸走向不可逆的失控,由於兩岸的僵局,臺灣正在加速窒息,特別是經濟發展。

  那麼蔡英文如何突圍呢?筆者覺得,至少“和解”是最好的起手式,而這起手式的第一步,就是和馬英九的執政政策和解。

  甚至可以這麼説,這樣的和解與其説是和馬英九的執政政策和解,不如説是今天的蔡英文和過去的蔡英文和解。因為,這並不是為了什麼還馬英九公道,而是唯有如此,今天的蔡英文才能不再被過去的蔡英文糾纏。

  最後,我們看到了,民進黨現在從賴清德市長起頭,把“親中”與“愛臺”連結,這是好的開始(雖然效果難以樂觀,因為民進黨“臺獨”的立場),也證明了過去馬當跼踀進兩岸交流、關係正常化的努力,才是真實的“愛臺”。

  民進黨不誠懇面對昨日之非,如何彰顯今日之是?只有走出昨日蔡英文的陰影,今天的蔡英文才能沒有包袱地帶領臺灣走向明天。(陳長文,作者係臺灣法學教授、律師)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