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當局的問題出在方向錯誤 而非溝通不足

2017年05月25日 11: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當局自從2016年5月20日再次在臺灣執政迄今已一年有餘,坊間各種民調都顯示臺當局施政不滿意度大幅高於滿意度。有媒體將現任臺當局執政第一年與前兩任作比較,發現蔡當局的執政不滿意度均高於前兩任。實際上,這不是執政一年後才有的現象,早在執政半年後的民調,就已經出現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的死亡交叉點。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5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執政的民進黨不認為民調低是施政方向錯誤的警示,反而大聲對外表示:“不為民調,而是為臺灣做事”。一意孤行至此,怎不令百姓心驚呢?過去的臺當局若遇到施政滿意度低的時候,好歹會説一下民調起起伏伏,會當作施政的參考。高調表示不為民調做事,是絕無僅有的事,不明白現任臺當局有何信心可以如此誇口?

  其實就在半年前,面對首次出現施政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時,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還會謙卑地對外表示:“民調起伏看了心會慌,但若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民意受到一些因素影響起起伏伏,臺當局還是要重視,但必須要做的事情還是要把它做好。”不料半年之後,蔡英文已經不再重視民調了,反而認為不該為民調做事,連裝一下謙卑都不想了。

  蔡英文曾表示:“施政時碰到問題,看到的是紛擾,這是正常現象,臺當局讓大家可以充分參與,讓所有意見可以有一個被聽到的機會,找出對社會長久發展最好的方向,就定了往那方向走。”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所有意見被聽到後就結束了,並未轉化為修正政策方向的意見,民進黨依然根據自己的方向前進,也不管是否有錯誤。

  君不見“一例一休”政策、年金改革、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同婚議題,社會上有許多反對的聲音,然而民進黨並未在聽到聲音後找到對社會長久發展的最好方向,反而認為那是改革會面臨的陣痛,甚至將反對者都污名化為改革的絆腳石,故無調整施政方向的必要。最可怕的是誤將方向錯誤視為溝通不足的緣故,這也就是在面臨“一例一休”的反彈時,會怪罪企業主當初為何不説!

  然而只要翻開媒體各項評論,就可以發現民進黨當局施政滿意度創新低,既與改革的步調無關,也不是政策説明與溝通不足,而是整個施政方向的錯誤。民進黨當局豈能再認為施政方向無誤,還要當堅強意志的改革領導者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