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的“綿裏針”

2016年07月05日 12:39: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民進黨最近有點不像民進黨。過去,他們動輒罵大陸“鴨霸”,罵國民黨“賣臺”,火力十足;但這一個月來,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表現低調,少有正面對抗。這種風格突變,可視為民進黨的新招數,名為綿裏針。

  在大陸坦言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已停擺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不顧尷尬自説自話説“沒停”;大陸進一步説明“傳真只讀不回”,民進黨當局仍説會持續努力爭取溝通;國臺辦再度喊話,聯繫機制停擺責任完全在臺灣一方,民進黨當局則低調回應説“雙方都有責任”。

  這幾個回合,給人什麼印象?對兩岸事務不熟或本來就支援綠營的人,可能會感覺大陸是個大漢,在步步緊逼,而民進黨是個弱女子,在委曲求全。若能給外界以如此印象,則民進黨的目的就達到了。

  雙方相爭,有“理”與“情”兩個層面,“理”決定了是非對錯,但“情”有時卻能決定誰勝誰負。比如當年“馬王政爭”,明明王金平涉司法關説,馬英九是佔理一方,但因為馬英九發動突襲時王金平正好離開臺灣參加女兒婚禮,馬英九就先落了個“不厚道”、“陰險”的評價,王金平卻一再表示為黨奉獻無怨無悔,還説馬是他的“逆增上緣”,最後臺灣人同情的天平竟倒向了王,馬一敗塗地。

  現在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在“理”的層面,當然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拋棄了過去8年兩岸賴以互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片面改變了現狀,蔡英文如果在這個層面強辯,定然討不了好。但她另辟蹊徑,從“情”的層面迂迴側進,塑造一個“弱女子”在“大漢”面前委曲求全的假像,則反而可博得不明真相之同情。

  臺灣民眾一貫同情弱勢,現在民進黨主動示弱,正是抓準了這一心理特徵。蔡英文高票當選,在執政面臨崩盤之前,絕不甘於接受“九二共識”。而島內綠營民眾的同情,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經濟惡化帶來的執政壓力。

  當然,也不能斷言民進黨的服軟完全是表面功夫。在野時民進黨盡可肆無忌憚“反中”,但如今要平穩執政,必須盡可能保住兩岸經濟紅利。所以從蔡英文520講話以降,不把話説死説絕,都是為了預留轉寰空間,防止自絕生路。

  民進黨的隱忍,也是做給美國看。對民進黨來説,兩岸政策讓“美國接受”比“大陸忍受”更重要。民進黨當局去WHO完全不提“臺灣”等表現,讓美國覺得蔡英文果然不是陳水扁那樣的“麻煩製造者”,美國官員已公開讚揚她“言行一致”。

  但是,“言行一致”只是癡人説夢。民進黨上臺第一天就廢除“課綱微調”,足證其“文化臺獨”、“去中國化”之急不可耐;放棄對太陽花學生提告,對衝之鳥是島是礁緘默不言,都可見“反中媚日”的意識形態;“新南向政策”等經濟策略,也可見擺脫大陸的用心。

  如臺灣學者所説,“對外屈辱,對內緩獨”才是民進黨政策的真面目。“屈辱”是綿,“緩獨”是針,合起來就是綿裏針。大陸要見招拆招,不但要針鋒相對,還要小心不要著了綿掌的道兒。(文/黑白自在)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