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5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兩岸關係發展發表看法。臺灣媒體觀察到,這是臺灣“大選”後習近平有關臺灣問題的首次講話。兩岸各界人士表示,這是在當前兩岸關係處於重要歷史節點上作出的重大政策宣示。講話雖然不長,但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對當前臺灣有些人以為大陸會軟化立場、放棄“九二共識”做了堅決回應。
民進黨還差關鍵一里路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政治室主任鞠海濤認為,習近平的講話不啻向臺灣未來執政當局喊話,一定要嚴肅對待“九二共識”這一寶貴遺産,而不是草率任性地推翻它或是用其他一些模糊方式予以回避。“九二共識”不僅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正確道路、兩岸關係取得豐碩歷史性成果的最重要基礎,也是兩岸雙方經過20多年來不斷折衝妥協互諒才得出的最寶貴成果;“九二共識”既有兩岸雙方共同確認“一個中國”框架之同,也容納了雙方重大的政治分歧,具有極大的包容性,體現了中華民族獨到的智慧。“九二共識”不僅開創並維護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現狀,也會塑造兩岸關係更加美好的未來。循此邏輯,我們就可以更深入理解習近平為什麼再一次強調 “九二共識”。
上海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秘表示,講話強調了“九二共識”的兩個方面。第一是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第二是要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目前民進黨只走了第一步,距離承認“兩岸同屬一中”,還差最後一里路,但也是最關鍵的一里路。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發表社評説,蔡英文當選之後,綠營普遍認為“大選”結果證明,臺灣民眾並不在意“九二共識”,因此大陸很難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習近平講話表明,大陸要的不只是認同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更要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所謂“九二事實”可以取代“九二共識”的想法,完全是癡人説夢。
高度警惕任何“臺獨”苗頭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嘉樹認為,習近平的講話在堅決反對“臺獨”的問題上增加了論述的篇幅和強度,提出了“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任何形式”這四個字非常有針對性,表明大陸對目前“臺獨”的新包裝、新變化了然于胸,也表明大陸非常嚴肅地看待這件事情,對於任何“臺獨”苗頭都高度警惕。
臺灣《旺報》7日社評指出,習近平的講話再次確認“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以“心願、意志、承諾、責任”等言詞強調其決心。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如習近平所説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自然不會有“兩岸命運共同體”與“兩岸一家親”。
《旺報》社評繼而認為,顯然習近平的講話具有高度的針對性,表明“九二共識”在現階段既是不可取代的底線,也是兩岸關係能否持續和平發展的關鍵;大陸對臺方針不會因民進黨執政而改變,但兩岸關係卻可能因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核心意涵而轉變;習近平誓言不會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不只充分表達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更是向“臺獨”勢力嚴正警告。
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
臺灣《工商時報》7日發表社論説,習近平對臺講話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絕不讓國家分裂悲劇重演等對臺政治方針外,也強調兩岸同胞命運與共、血濃于水。社論説,相較于去年兩會時,習近平對兩岸關係所發表的“地動山搖”説法,今年他的上述講話語氣稍為和緩一些,且對未來有所期許。因此可以評量,下階段兩岸關係發展仍有“機會之窗”,我們也期盼兩岸雙方共同努力,來為兩岸關係開創新局。
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認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是展現兩岸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兩岸在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上,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便是共同的責任與榮耀,更共用它所帶來的一切成果與經濟繁榮,讓兩岸炎黃子孫生生不息,富強安樂。
鞠海濤説,臺灣的前途命運不應該是孤立的狹隘的。大陸了解臺灣在近代以來特殊的歷史際遇,也理解臺灣同胞的複雜心態。正是基於這些理解,大陸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想方設法創造條件,撫平臺灣同胞因為歷史原因形成的創傷,大陸在這方面是真心誠意的。當然,兩岸之間存在的某些差異和分歧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被消弭,但大陸會盡最大努力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黨朝勝表示,習近平的講話,為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指明瞭方向,增添了春天般的活力。如果有人仍想模糊回避,甚至逆勢而行,只會給兩岸關係增添新變化,只會讓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受損,最終必然要被時代拋棄,被兩岸中國人拋棄。(記者 任成琦)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