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柯文哲形象“變臉”讓島內錯愕

2015年01月14日 07:5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與之前的親民形象差距越來越大

  這種狂言連“立法委員”蔡正元都看不下去了。他奉勸柯文哲,“囂張沒落魄久”,很多事應遵守標準作業程式。蔡正元受訪表示,柯文哲身為臺北市長“官已夠大”,“是不是要叫馬英九跟他講?”

  柯文哲本人似乎仍然不太在意。1月13日他出席臺北市政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會,被記者問及是否要為説髒話道歉。他淡淡表示自己沒注意到,反問記者:“有(説髒話)嗎?”

  媒體評論説,柯文哲入主臺北市政府後,言行已無選舉時的謙卑,在公眾前斥責市府官員,這不是所辯稱的“講話直白”,而恐怕是他傲慢本性的流露,也就是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為李德威抱不平説的“太不尊重他人”。這與之前他在民眾面前刻意營造的親民、隨性形象,差距越來越大。

  有人就此深入反思説,“柯文哲現象”此前紅極一時,所反映的不只是所謂的一個“政治素人”變為“政治紅人”,不只是柯文哲不願披綠袍參選及綠營內部因此出現的權力鬥爭,而是一個爭議甚大的醫生何以頓時成為“政治明星”,一個沒有從政歷練的人何以成為臺北民眾普遍期待的首長?

  是柯文哲此人足夠優秀?可他本身就是個爭議不斷的人物。2011年8月,柯文哲作為臺大醫院創傷部主任,發生了頗受各界關注的“誤植艾滋器官案”,一年後柯文哲被“監察院”彈劾。同時,柯文哲還涉及挪用“國科會補助款弊案”被約談,為獲得補助款不實報銷成為他無法否認的一大污點。但經過這一系列不甚光彩的事件,柯文哲沒有回歸專業,反而成為媒體寵兒,成為綠營中的“紅人”,開始不斷發表政治言論,為步入政壇鋪路。柯文哲在宣佈參加臺北市長選舉後,社會聲望迅速躥升,關於他的爭議與污點事件,島內民眾似乎一夜間就忘光了。

  如今這位不走傳統路線的新科市長,不講情面當面刮部下的鬍子,不顧場合當眾念“三字經”,無視律法直接傲慢拒查。在他的治下,島內第一大都市會走向何方,“柯氏市政”效果會如何呢?那些一意認可並捧紅了他的民眾尤其是年輕民眾和網路族群,心中有沒有閃過一絲不安呢?(王大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