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選舉剛結束,媒體就開始關注2014年“7合1”選舉。“世代交替”再次成為民進黨的話題。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民進黨的中生代,最主要的職業經驗就是跟隨政治明星或派系,為“老闆”出謀劃策、打點各種事務。他們的格局和視野往往受限于派系與“老闆”,當民進黨亟需理念重建、路線反思、組織再造的困難期與停滯期,看不出有多少人能承擔帶領民進黨轉型、出走新局的重責大任。
社評摘編如下: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才剛結束,媒體就已經開始關注2014年“7合1”地方選舉和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未來數年,朝野兩黨的可能佈局與內部角力,將不斷是媒體熱議的焦點話題。
在民進黨這一方,主席選戰也是剛剛結束,“蘇謝合作”雷聲大、雨點小,“蘇蔡心結”也成為炒作話題。日前,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民進黨想要成長,必須要持續不斷有“新的選項”出現,現階段的民進黨包括她自己,最大的責任就是要“挖掘這些可能性”。蔡英文表示,關於未來的市長人選,鎂光燈的焦點不應在固定幾個人身上打轉,遺忘了黨內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蔡英文的發言被認為是提前婉拒征戰五市市長,反映了民進黨內圍繞著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卡位與反卡位之爭。蔡英文談到了人選的替換,民進黨內更有人將之擴大到了所謂的“世代交替”。有民進黨人士指出,2014年選舉,民進黨應該要“世代交替”,讓“中生代全面接棒”應戰,從北而南推出中生代參選縣市長,主張此議者甚至提出了他心中的夢幻團隊名單。
任何職務都沒有永遠的在位者,權力交替、世代交替自屬必然,真正的問題在於除了人與世代形式上的的交替之外,未來民進黨的權力中堅階層在格局、視野與思維上能否有所更新、突破。
關於民進黨內“世代交替”,2008年選舉民進黨大敗後,黨內就曾有中生代接班的聲音與佈局,只不過,當時的民進黨客觀上有世代交替的需要,主觀上卻絕無可能,因為所謂天王不會願意真正退出政治舞臺,而中生代也無孚眾望的領袖人選或足堪集體領導大任的團隊。所以,竟由既非“美麗島世代”、“律師世代”,也非“學運世代”、“幕僚世代”的“非傳統民進黨人”蔡英文出任主席,更漸由過渡性主席變成許多人心中的新領袖不二人選。這是歷史的偶然,卻也反映民進黨的困局。
民進黨的中生代,除了政治世家的第二代外,以所謂“學運世代”、“幕僚世代”為其主體。這一整代的民進黨政治人物,雖然人人有其各自的政治歷練與性格,卻也有其共性。他們多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90年代的“民主化”、“本土化”潮流中逐漸捲入政治,極少人擁有自己在專業領域、企業等方面的社會基礎,他們最主要的職業經驗就是跟隨政治明星或派系,為“老闆”出謀劃策、打點各種事務。
這群“專業政客”,為了在激烈的政治競爭當中勝出,往往精於算計權謀,他們的格局和視野往往受限于派系與“老闆”,即使曾有個人的理念與堅持,也逐漸屈從於派系政治利害的盤算,對於變動的新世界與新課題,他們更未必能有深刻的理解與掌握。在民進黨的成長時期,他們會是優秀、世俗、務實的專業政治工作者,當民進黨亟需理念重建、路線反思、組織再造的困難期與停滯期,看不出有多少人能承擔帶領民進黨轉型、出走新局的重責大任。
民進黨確實需要“世代交替”,但這需要和黨的轉型再造結合起來一同思考,那些雄心勃勃準備接班的政治人物,在權力之外,應該首先面對“視野交替”、“思維交替”、“路線交替”的“大交替”問題。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