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發表社評分析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綠營內部的分化問題。社評指出,民進黨或許可以把“執政黨”視為政治競爭對手,但更應該了解將來阻擋民進黨“執政者”極可能從綠營內部冒出。目前,明顯可看到“反民進黨”的山頭正在風起雲湧結集,態勢對於力圖超越過半選民支援的民進黨十分不利。
社評摘編如下:
臺當局“立法院”開議以來,綠營就對馬英九當局強功猛批,許多議題根本是陳水扁時期遺留下來的沉痾,像:打開美牛進口門縫、核四喊停又復建等,例子俯拾即是。當局忙著為歷史善後,“在野黨”袖手旁觀就算了,卻還落井下石,延宕解決問題的時機,不僅有失政治風度,更開民主進步倒車,實為智者所不取。
其實,民進黨當前面臨的問題,除了大批忠誠支援者還陷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敗陣憂傷,走不出陰暗幽谷;更大的危機則是綠營內部的分化加劇,形成“禍起蕭墻”隱憂,這才是民進黨的致命要害,必須謹慎面對。
選不上臺灣地區領導人,4年後還能捲土重來;路走岔了,偏離大道將越來越遠,這是誤入歧途的後果,豈可不慎。
民進黨善於造勢,所以在經驗、人才都還不是準備得很充分的情況下,因為民眾希望兩大政黨良性競爭、推進臺灣地區民主政治發展,而有機會在選戰中屢創佳績。也因為民眾的寬容,讓民進黨迅速脫離陳水扁“執政”的陰影,重新出發,塑造能夠抗衡的“在野黨”和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
然而,民眾的求好心切,不可能永遠溺愛岔路盲動者。民進黨如果一直把自己蒙蓋在黑布袋裏,不願伸出頭來面對不斷邁進的大千世界,對自己、對臺灣都不好。所以,我們要正告民進黨有識之士,目前在野的民進黨,或許可以把“執政黨”視為政治競爭對手,但更應該了解將來阻擋民進黨“執政者”極可能從綠營內部冒出。例子就在眼前。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馬英九、吳敦義得到689萬餘票,得票率51.60%,蔡英文、蘇嘉全得到601萬餘票,得票率45.63%,宋楚瑜、林瑞雄得到將近37萬票,得票率2.77%。“馬吳配”得票超過其他兩組人馬合計,所以並沒有綠營分裂拉下蔡英文的問題,“蔡蘇配”得票率甚至還超過再上屆謝長廷、蘇貞昌兩人聯手4個百分點以上。
但統計政黨得票數,國民黨獲586萬餘票,得票率佔44.5465%,民進黨獲455萬餘票,佔34.6178%,“臺灣團結聯盟”117萬餘票,佔8.9566,親民黨獲72余票,佔5.486%,其他政黨合佔不到5個百分點,無法分配不分區“立委”的席次。
拿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政黨得票率兩者對照比較,很清楚可以發現,被外界視為同屬綠營的“臺灣團結聯盟”,對民進黨提名的不分區“立委”後段班産生致命打擊,倘若再加計陳水扁兒子陳致中在高雄市第9選區獨立參選獲得將近5萬票,造成的殺傷力就更大了!
進一步觀察,“一邊一國”連線有人醞釀組黨,明顯可看到“反民進黨”的山頭正在風起雲湧結集,態勢對於力圖超越過半選民支援的民進黨十分不利。下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還要等4年,民進黨現在當務之急,應該是趕緊化解綠營內部五花八門的流派雜音;至於在政治,努力扮演好“忠誠的反對黨”角色,就可能爭取更多民眾的認同,這才是追求“執政”的康莊大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