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訪問”德國時表示,民進黨若要選舉勝出,關鍵在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澳門《新華澳報》今日刊載署名富權的評論文章指出,想得到中間選民的認同,兩岸政策是關鍵,而蔡在此問題上“卡殼”,一方面顧忌“獨派”而不能承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為了爭取選民必須提出好的兩岸政策,兩頭為難。如今扁係“回朝”必然會將扁的兩岸政策強套給蔡,“獨派”和扁係真可謂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全文摘編如下:
目前正在德國“訪問”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向歐洲臺灣協會成員表示:目前藍、綠實力已相差無幾,各自都擁有600萬票左右的忠實選民,所以民進黨若要勝出,關鍵就在於如何爭取到100至150萬票的中間選民認同。
由此可見,蔡英文認為自己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中致勝的關鍵,在於盡可能地爭取較多的中間選民的支援。但如何爭取中間選民?卻又使蔡英文躊躇不決,舉棋不定。中間選民在作出投票抉擇之前,必須先行觀察比較各位候選人的兩岸政策,能否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及民眾福祉。因此,蔡英文若要能爭取到中間選民的支援,就必須提出比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更能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及民眾福祉的兩岸政策路線。
然而,蔡英文偏偏就是在這個問題上“卡了殼”。一方面,既是為了穩固基本盤尤其是討好本來就因她沒有認真“挺扁”而有所不滿的“獨派”,也是她研擬“特殊兩國論”的本性使然,她根本不可能承認“九二共識”,因而也就提不出較好的兩岸政策論述;另一方面,為了爭取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援,她又必須儘快提出清晰理性的兩岸政策論述。這正是兩頭為難。因此,她的所謂“十年政綱”中的兩岸政策部分,就一直只能是“留白”,不要説是未能趕在民進黨黨內初選的參選人辯論中予以清晰説明,就是直到要澄清國際社會的疑慮,到“出訪”的今天,連動筆撰寫的跡象還都沒有,這又如何取信于中間選民?又如何讓關注臺海和平的國際社會放心?
正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一些由“獨派”大佬辜寬敏豢養的學者,倒是先行替蔡英文“代筆”草擬其兩岸政策論述起來了。這些學者大多曾在陳水扁領導臺灣時期在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任過要職,或是出任過民進黨中央黨部的大陸事務部主管,因而極為熟悉陳水扁式的大陸政策,也是以陳水扁的思維方式來構思“蔡英文未來的”兩岸政策。但是,雖然他們中的議席的一些人也在民進黨智庫中挂名“顧問”之類的頭銜,然而由於這個智庫目前基本處於“空擺”階段,並未進入實際操作,故而他們所構思的東西不一定就是蔡英文心目中的大陸政策。説不好,這是辜寬敏等“獨派”大佬要趁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仍處於“留白”狀況,就採取先入為主、造成既成事實的手法,意圖搶在蔡英文的前頭製造輿論聲勢,迫使蔡英文實行“拿來主義”,將之當作是自己的兩岸政策論述。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