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高學歷越來越不值錢 臺灣大學生生不逢時

2007年06月27日 13:50:00  來源:
字號:    

 

  據臺灣媒體調查,在島內大專院校畢業典禮之後,受訪的應屆畢業生目前只有三成五找到工作,而且有八成的人覺得找工作困難,比起去年同期高出將近三成;以往新鮮人平均只要花三個月就能找到工作,估計今年至少要花上五個月。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刊載社評説,正當大批高學歷的社會新鮮人即將投入職場之際,人民赫然發現,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普遍面臨“求職不易”、“起薪不高”、“升遷不快”、“飯碗不牢”和“沒有前途”的命運,令人既感同情,更覺悲哀。 

  即使找到了工作,高學歷新鮮人的起薪也比以往差。據了解,今年研究所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為三二、七五五元,大學畢業生為二八、六三一元,表面看來雖比去年稍高,但比起民進黨執政前,少了七六二元,比十年前少了二千元,如果再將通貨膨脹因素計入,自然少得更多。

  社評指出,無庸贅言,在整體經濟惡化的環境下,高學歷的受薪階級,不但待遇大不如前,升遷也比以往困難許多。據統計,大專程度受薪階級平均月收入,現在比政黨輪替前減少4.8%,大學及研究所畢業生更減少10.8%。即使與六年來平均每年名目薪資所得增加0.9%來比較,都可以發現,高學歷的受薪階級,比起其他族群,非但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吃虧。

  更慘的是,高學歷人口目前竟是失業最嚴重的一群,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從2005年開始,大學生失業率即超越總失業率。2004年,總失業率是4.44%,大學以上失業率是4.11%,2005年總失業率降為4.13%,大學以上失業率卻增加4.23%,去年總失業率再降為3.91%,大學以上失業率又再增為4.36%,成為所有教育程度中失業率最高的部份。以致許多大學畢業生或是“延畢”,或是在家“待業”,一味依賴父母的“啃老族”和無所事事的“尼特族”也越來越多,不只浪費人力資源,也造成社會問題。 

  社評認為,如此現象主要當然是高學歷人口供過於求造成。過去六年間大專以上程度人口增加一七九萬人,而整個就業機會才增加七三萬人,縱使低學歷工作者退休或提前離開職場讓出職位,使過去六年高學歷增加就業一0二萬人,但也僅佔高學歷增加人口的56.9%,較八十九年時就業比率下降了10%以上,以致使2006年高學歷失業人口較2000年增加一倍。 

  除此之外,大專畢業生數量的劇增,並未使素質也相對提升,反而退步,許多大專生的英語程度甚至不及中學生,再加許多人從小嬌生慣養,既吃不了苦,也受不了氣,更禁不起磨煉,抗壓性普遍不足,在職場上自然也做不久。 

  儘管如此,就業環境變差、産業結構未能適時調整,以及政策偏差,畢竟才是高學歷者就職困難的罪魁禍首。例如,往年熱門的理工、商學院與觀光科系,隨著科技業生産線大量外移、金融業陷入卡債風暴,又無法至大陸設置分行;大陸觀光客遲遲不開放;市場不是過度飽和就是快速萎縮,相關科系的畢業生自然求職難度大增。 

  社評最後説,總之,原本應該是就業市場中搶手的大學畢業生,現在竟然越來越不值錢,這固然是他們生不逢時的不幸,其實又何嘗不是當下臺灣絕大多數受薪階級的共同悲哀? 

(編輯:小池)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