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抗戰歷史 兩岸有共同的回憶和經歷

2015年07月03日 10: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為期5天的“湖南抗戰名城巡禮”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媒體來湘聯合採訪在近日結束,兩岸記者們帶著自己的感悟回到了家鄉,其中的幾位臺灣記者接受了中評社的採訪。

  本次聯合採訪團團長、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時報國際副總經理陳邦鈺表示,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可以向觀眾還原很多歷史。

  “我們當時去到‘廠窖慘案’的發生地湖南省益陽市南縣的時候,老實講,關於抗戰時期恐怖的歷史行為,絕大部分的臺灣民眾可能知道南京大屠殺,而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恐怖的屠殺發生在這裡。我相信透過我們的媒體宣傳,更多的人會了解這段歷史。”陳邦鈺説道。

  “臺灣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政治經濟改革,臺灣人民對於這場抗日戰爭的記憶,越來越淡。”陳邦鈺説,我們不是在喚起痛苦的記憶,也不是在喚起仇恨,而是讓民眾了解,兩岸人民有著共同的回憶和經歷。

  臺灣《民眾日報》記者張汶寧認為,這次的聯合採訪,不僅僅只是採訪,而是欣賞整個中國文化歷史的過程,很有意義。

  “這次的活動是我自己極力向報社爭取的,因為之前我參加的都是一些論壇形式的活動,不像這次採訪那樣生動,我們可以感悟先輩走過的歷史,因為我知道走過必定會留下痕跡,耐人尋味。”張汶寧説,歷史不是用看用讀的,人們只有近距離地親身感悟,才會真的瞭解那種痛。看了戰爭所留下的遺跡,包括照片、視頻,採訪了抗戰老兵,她深深體會到現在人們的幸福。這就是為什麼要把握當下,珍惜未來。

  臺灣《人間福報》記者賴臺生告訴中評社記者,他來過大陸很多次,對大陸有著一定的了解,從918事變,偽滿洲國,到南京審判,他收集了很多很多資料。回去後,他準備設置幾個小單元來報道。

  談起如何面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賴臺生強調説,首先人們要學會面對,目前,兩岸在某些地方還沒有做到真正的面對歷史。事情總有一天會水落石出,再怎麼遮蓋都沒有用。

  “第二個是放下,知道歷史不可抹滅之後,要認識到仇恨是可以放下的,我們沒有放下,所以我們會爭功諉過,我希望可以還原歷史真相。在臺灣,有一個習慣,就是時候到了,就轟轟烈烈辦一個活動,過了就過了,不是很認真地面對歷史。”賴臺生認為,臺灣應該集合各種力量收集抗戰的資料,把所有資料很清楚地陳列出來給市民看。很多事情如果現在不做就來不及了,很多歷史相關的老人正慢慢凋零。

  湖南省臺辦宣傳處處長楊金定在總結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的成果時表示,這次聯合採訪團的成員是來自28家媒體的41位記者。這裡麵包括了老中青三代記者,有50年代的,60年代的,70年代的,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這麼一支隊伍走過了這麼多城市,緬懷一段抗戰歷史,對於聯合採訪團裏的每一位記者來説,都是一個受教育、受感動的過程。

  “作為一個媒體人,需要正確地認識歷史、客觀地反映歷史。不管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抗戰的勝利是我們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勝利。”楊金定説。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湖南抗戰名城巡禮--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媒體來湘聯合採訪活動”將走訪長沙、常德、衡陽、邵陽和懷化等湖南五大抗戰名城,採訪重要戰場遺址、抗戰老兵和專家學者,共同銘記歷史,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