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灣輔仁大學學生劉彥良的文章,講述他大陸交換行歸來對大陸印象的顛覆及大陸快速發展的當下島內盛行“小確幸”的對比。文章指出,兩岸在中華文化、經濟發展、國際空間等話語權,已經扭轉,大陸持續向上,島內則反之。作者認為,我們成長的背景對大陸了解不多,更應該親自來趟大陸行,去了就會明白,島內的小確幸,根本不是一回事,這樣的小確幸真是我們要的嗎?
全文摘編如下:
一趟大陸交換行歸來,顛覆我對大陸的想像,偌大神州大地不是所有人能想像的,哪怕只是隔了一座小村落,方言就大相徑庭,華南到華北、東北到西南、華中到西北,每每都是十萬八千里之廣的幅員,哪是一般人所能想像,沒親自踏上華夏大地,就根本對大陸一點也不認識。
我們這批20歲左右青年學子,成為教改的試驗品,得到的成果,正是我們對大陸的偏見,以保有中華傳統文化為傲,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道德傳承、文化思想、精神觀念,那些我們曾經獨佔鰲頭的中華文化,似乎在這塊島嶼漸漸式微。逐漸被以臺灣為特色的民俗慶典,迎媽祖、蜂炮、搶孤、燒王船等,取而代之。
長時間關注兩岸的媒體新聞,發現大陸愈來愈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愈來愈多教材,放進基層教育之中,對《弟子規》、《論語》、《孟子》等經典,放進教室,這點在與同輩的大陸朋友身上,就能感受得到。
在80年代後經濟開放下的大陸,開始崛起。反觀臺灣,在經濟起飛、臺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後,沒有再持續向上攀爬,似乎只在原地打轉。在那年代,兩岸曲線圖在圖上黃金交叉,中華文化、經濟發展、國際空間等話語權,已經扭轉,一個持續向上,一則反之。
以我親自經歷的大陸高鐵為例,自2008年第一條京津高鐵建成,短短不到10年內,大陸的高鐵已經是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開始外銷自製的高鐵,在北車、南車合併後的中車,將把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腦後,這真是難以想像,對吧!
在大陸交換的半年間,經常在報紙上見到今天又通了哪條,算一算,這半年通車的,包含蘭新高鐵在內等3條主要線路,這快速發展,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反觀臺灣高鐵,卻難以相提並論,眾所皆知。
既然我們成長的背景,對近在眼前的大陸了解不那麼多,那就更應該借由旅遊、學習、參訪等方式,親自來趟大陸行,去了就會明白,島內的小確幸,根本不是一回事,看著報紙的頭版,又説明年有幾次連假,這樣的小確幸真是我們要的嗎?(劉彥良,作者係臺灣輔仁大學學生)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