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五幕的分幕是誤會
再論結構:在莎士比亞的出版劇本中,每一部戲都分成五幕,讓人認為莎士比亞戲劇是以五幕結構分幕的。這是一個誤會。
事實上,莎士比亞在世的時候,沒有允許過任何一個人出版他的劇本,因為當時認為劇本是商業機密,劇本一齣版,就無法再演出。雖然如此,在他一生中有許多山寨版劇本出現在市面上(因與後來正式版本有諸多差異,創造了學者無限的爭執與研究樂趣),而在他死後,尊敬他的同輩,集結他的三十六個劇本成為《莎士比亞全集》。
其實這些劇本原來都沒有標明幕與場,那五幕的區分都是編輯根據當時流行的羅馬分法擅自加上去的,讓當時人們感覺自己已經“趕上了”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所以看莎士比亞劇本的時候不要被這些數字所欺騙。舉一個例子:莎士比亞晚期作品《冬天的故事》很明顯就是兩幕結構,一前一後。但是非要套在五幕的數字遊戲中,特別彆扭與變形。
5 表演帶動觀眾幻想
表演方式:環球劇場的舞臺形態更像中國京劇的舞臺,而不像歐洲後來發展的鏡框式舞臺。舞臺伸到觀眾席中間,觀眾在三面。並沒有複雜的吊桿系統或舞臺機械。一切就靠表演及演員的功力來勾出觀眾的幻想。可以説這是一種非寫實的表演方式。但事實上,每一位莎劇演員必須活在寫實的情境及情感之中,然後把觀眾帶入他複雜的故事中。《亨利五世》的序場很生動地請求觀眾運用想像力看戲,充分説明瞭當時演出的美學建立在非寫實的舞臺表演。就像京劇舞臺一樣,基本上是一個空臺,也無意模擬現實生活:
Think when we talk of horses, that you see them/ Printing their proud hoofs i' the receiving earth/ For 'tis your thoughts that now must deck our kings/ Carry them here and there; jumping o'er times/ Turning the accomplishment of many years /Into an hour glass...
(請用你的想像力,當我們説到馬,你真的看到它們/在受力的大地上印上驕傲的腳印 /因為要靠你的想像力才能讓我們的國王們穿好衣服 /使他們四處旅行;跨越時代/將多年成就化成沙漏……)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