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綜藝節目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2013年04月15日 13: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我是歌手》走紅兩岸,引起臺灣對本土綜藝節目的反思。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短評文章指出,《我是歌手》帶給臺灣觀眾很大的震撼。臺灣在創意方面有多年經驗累積,但臺灣要如何維持領先地位?短評建議:透過網路,臺灣也可以創造出寬廣的舞臺。

  全文摘編如下:

  湖南臺選秀節目《我是歌手》總決賽,東森、中視制播新聞專題,創下高收視率。大陸大手筆、大場面的綜藝節目製作手法,讓臺灣各界飽受衝擊。

  過去臺灣綜藝節目領先大陸無庸置疑,但如今大陸不惜重金買進歐美版權、高價聘請一流明星與製作團隊,製作出效果驚人的好節目,進而吸引觀眾的目光,再以冠名費等名目獲得鉅額的廣告收益,良性迴圈下創造出更多品質精進的作品,已有帶領華流崛起的氣勢。

  反觀臺灣市場狹小,吸引不到企業主、廣告商投資,節目格局越做越小,觀眾流失,人才流失,惡性迴圈下,相對大陸崛起的氣勢,更多臺灣藝人與製作人才前往大陸發展,成為難以抵擋的趨勢。

  《我是歌手》帶給臺灣觀眾很大的震撼。製作人湯宗霖指出臺灣要逆轉局勢的關鍵是“探討怎樣才能讓市場變大”。臺灣《自由時報》卻指責即時轉播《我是歌手》的東森、中天電視臺,認為爆紅現象是臺灣媒體為大陸節目抬轎所造成的,完全是鴕鳥心態,沒有面對真相的勇氣。

  臺灣曾經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節目,近年透過網路傳送到大陸、香港,甚至全球華人,打造臺灣成為華人世界的“綜藝王國”。以創作過最多經典節目的中視、中天為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全民大悶鍋》、《非常男女》等還曾一度被大陸模倣;臺灣也並非沒有創造過選秀節目的高潮,例如《超級星光大道》。透過網路,臺灣綜藝節目依舊有引領大陸流行的實力,像《康熙來了》在大陸年輕人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臺灣在創意方面有多年經驗累積,但臺灣要如何維持領先地位?製作人李芳儒、詹仁雄都曾指出,臺灣綜藝節目最大的瓶頸是“沒錢”,缺乏資本吸引不了人才,硬體實力無法與大陸比擬,這是“文化部”也清楚的問題,但當前政策卻無法因應時勢。

  其實,目前大陸觀眾透過網路觀看臺灣節目的人數之眾就是一個契機,透過網路,臺灣也可以創造出寬廣的舞臺,若臺灣能注意到這項趨勢,開放兩岸廣告商投資臺灣電視與網路節目,臺灣電視臺製作出超越湖南衛視規格的節目並非不可能,只要用開放的態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