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推廣“藝術‘進’區”活動,安排各種藝術團體到“大臺南”各行政區演出,3個月來已深入22個區,頗受地方觀眾歡迎。臺灣《中華日報》24日發表社論指出,藝術工作者不應在象牙塔內孤芳自賞,而應主動尋找表演舞臺,接近基層觀眾,廣泛散播藝術的種子,才能使表演藝術發揚光大。
社論摘編如下:
表演藝術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包括話劇、音樂、舞蹈、歌劇、音樂劇、戲曲、魔術、雜技等,都在其範疇之內。表演藝術通常由語言和表演結合,但也可以透過無語或純音樂的方式,來演繹所要傳達的內涵。由於表演藝術種類非常多元,能使觀賞者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
然而,過去有些表演藝術,常被冠以“精緻藝術”封號,長久以來一直只能吸引少部分人欣賞,顯得曲高和寡,而有孤芳自賞的況味,讓人想起“失根的蘭花”。目前整個臺灣地區有23座文化中心,大多已相當老舊,雖然陸續進行整建更新,但有些文化中心的管理經營,未能充分發揮效益,甚至淪為蚊子館,亟待改弦更張,提升其文化藝術功能。
為改善各地文化中心功能不彰的問題,臺“文建會”正積極推動文化中心活化政策,為文化中心進行體檢把脈,同時協助文化中心擺脫不可親近的“衙門色彩”,而能以劇場經營的角度去做顧客服務,其工作指標是採購優良的表演節目,吸引消費者到府。目前最現實的問題,是臺灣的表演藝術市場太小,觀眾太少,很多表演藝術團體常為門票銷售不易所苦,要改善表演藝術環境,必須從“藝術下鄉”、“基層巡演”著手。
為強化島內各縣市文化中心功能,增進其軟體營運能力,“文建會”投入7億元(新台幣),從今年起推動“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劃”,協助文化中心與表演團隊合作,同時行銷票房、培養觀眾、擴大市場。“文建會”同時對各文化中心進行評鑒,視執行成果做為下年度補助依據,各縣市文化中心為爭取下年度更多補助款,已經熱勁十足的動了起來。
臺南市合併升格之前,藝術表演大多集中在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其設備、音響及演出效果,頗受演出者與觀眾肯定,至於原臺南縣部分,因有城鄉差距,藝術表演則相對貧乏。前縣長陳唐山時代,曾成立南瀛管弦樂團,前往各鄉鎮市巡演,蘇煥智接任縣長後,也曾舉辦多屆“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讓各鄉鎮民眾能欣賞到國際團隊的精彩演出。
臺南縣市合併後,正式進入五市行列,除了硬體方面的建設必須加強,藝術精神層面的提升也不可輕忽。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從今年6月中旬起,安排一系列表演藝術團體,至“大臺南”各區演出,讓平常罕有機會接觸劇場的民眾,近距離欣賞精彩的劇場表演,對表演者與觀眾來説,都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雲門舞集常舉辦“藝術與生活”活動,深入鄉鎮及校園;苗栗縣曾邀請“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引起熱烈迴響;臺東縣卑南鄉利嘉小學每年舉辦“利卡夢梅之宴音樂祭”,邀請鋼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名家到小區表演,都是“藝術下鄉”的典範。只要推廣得法,即使較偏遠的地方,都可以成為藝術沃土。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