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電影:從自説自話到自醒自救

2010年07月21日 09:47:00  來源:
字號:    

《艋舺》劇組在臺北電影節上的合影。

  臺北電影節于近日在臺北舉行,包括臺北電影節主席侯孝賢、知名導演張艾嘉、鈕承澤、王小棣以及人氣偶像阮經天、趙又廷、桂綸鎂等明星皆盛裝出席典禮,現場星光閃閃。明星和導演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請支援臺灣本土電影。”

  太“文藝”,觀眾不買賬

  説起臺灣電影,很多人會説,那是一個非常文藝化的圈子,內斂而富於人文關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電影在華語電影圈風頭無兩。在鼎盛時期,臺灣電影一年的産量是200多部,僅次於好萊塢電影。

  可惜好景不長。1985年後,各大電影公司的製片量一路下滑,直到2001年,臺灣僅拍了11部影片,這些影片的票房只佔了臺灣電影市場的不足1%。

  “上世紀60年代,我拍攝了《蚵女》和《養鴨人家》兩部頗受好評的影片,成功的秘訣在於它們都是具有本土特色、反映百姓生活的影片。”曾執導過《汪洋中的一條船》的導演李行説,“後來,隨著胡金銓、張徹等香港電影人來到臺灣發展,帶來了一股武俠風。直到上世紀8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由瓊瑤作品改編的愛情文藝片,直至拍濫。跟風現象嚴重,自然會遠離觀眾。”

  “好萊塢電影和香港片的夾擊,以及臺灣電影人對主流市場反應遲鈍,讓臺灣到了只能端著文藝片説話。”臺灣著名電影學者黃江豐表示,太濃重的文藝腔讓觀眾審美疲勞。“有一批臺灣電影導演拍片只是為了去參加國外電影節,很少考慮觀眾的需求。”

  侯孝賢説,在他和楊德昌等人成名之後,太多藝術學校的學生都持有這樣的觀念:拍藝術電影才算是電影,而迎合觀眾去拍攝一些東西,絕對是垃圾。結果,當各種實驗性文藝片蜂擁至影院,直接導致了觀眾的乏味。“當這些導演有心迎合觀眾來拍攝一些電影時,卻悲哀地發現,不論如何去結構故事,其骨子裏的那種文藝腔已經無法去掉了。”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