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松山與虹橋對飛 臺灣黃金十年起步

2010年06月18日 08: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17日刊文,就臺灣松山機場的轉型發表評論稱,日前臺北松山與上海虹橋實現對飛,並連帶多條國際航線啟動,除具有吸引島外資本(以下簡稱“外資”)和臺商返臺投資的經濟效能之外,還會帶來生活上的便捷性,使“建構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構想得以實現,

  文章摘編如下:

  臺北松山與上海虹橋對飛,在各界期盼中已于日前實現。松山飛東京羽田機場,排定今年十月底正式營運;松山飛首爾的航線談判即將展開,預期今年底就可兩地對飛。松山機場多條國際航線啟動,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應可躍上國際舞臺。

  桃園國際機場啟用後,松山機場飛國際功能消失,只做為軍用機場和島內民航機場,隨著高鐵通車,島內班機的重要性相對降低,使松山機場更形寥落。惟在桃園機場搭機的臺灣乘客,有三分之二來自外縣市,其中以臺北市人最多,從臺北或高雄到桃園機場又得搭乘接駁班機,在桃園機場吞吐量面臨飽和下,松山機場國際航線“復航”,乃成為許多人期待的焦點。

  馬英九在臺北市長任內,就主張松山飛上海,這個主張亦列為“競選”的政見,説明馬英九推動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想法始終如一。

  松山直飛上海虹橋,需時約九十分鐘,相當於臺北搭高鐵到高雄的時間。高鐵營運後喊出“南北一日生活圈”口號;那麼,需時相同的“臺北上海一日生活圈”必然相應而生。故而,這條航線的開闢,除具有吸引外資和臺商返臺投資的經濟效能之外,還會帶來生活上的便捷性,稱其為“黃金航線”並不為過。

  松山飛虹橋伊始就一票難求,未來熱門可期,但松山機場總面積一八二公頃,民航佔地僅八十三公頃,根本不敷使用,勢必擴建,當局已斥資十億元,分三階段整建,估計到二○一二年,將可發揮更大的輸運功能。其次,松山到虹橋票價約一萬五千元,和同距離航線相較還有壓低空間,有待“交通部”和航運業努力改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