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漢服”不能承受傳統文化之重

2006年05月09日 14:18:00  來源:
字號:    

  5月5日立夏,二十多名北大學生身著“漢服”到紫竹院公園遊園,並與遊客進行“擲箭”、“擲卵”等古代民俗遊戲活動,希望通過和遊客的互動遊戲推廣傳統文化。同學們還表示,北大歷史系學生願意將“漢服”做成係服來穿。

  據説,當這二十多名北大學生身著“漢服”遊園,並進行“擲箭”、“擲卵”等古代民俗遊戲活動時,學生身上的“漢服”居然被不少遊客誤認為“大長今”。這也難怪,韓服也好,日本和服也好,最初都是受“漢服”影響的産物,站在韓國人和日本人的角度,韓服和日本和服最早都是舶來品,今天的韓服和和服,依然可見“漢服”的影子。值得深思的是,日本和韓國人所沿襲的民族服裝,自誕生之日就借鑒了“漢服”,但並沒有影響他們本民族文化的傳承與興盛。

  歷史總是在不斷前進的,反映在服飾上,“漢服”也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復興了“漢服”,並不等於復興了民族文化,甚至也未必體現了復興民族文化的科學態度。從更深層次看,復興“漢服”也與民族自豪感沒有多少關係。一個民族的成員能否有自豪感,取決於這個民族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和本身擁有的實力。如果中國的大學能夠為人類文明貢獻更多一流的發明創造和先進精神産品,那中國的大學就有了自豪感;如果中國的綜合國力和文化魅力能夠在世界上更進一步,中華民族就有了更多的自豪感。我們需要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但需要繼承和弘揚的,絕不是過時的形式,而是內在的精神。當我們以重著“漢服”來弘揚國學的時候,是否反躬自省過,自己到底繼承了多少國學的“魂”呢?

    (來源:國際線上-北京青年報;作者:朱述古 )

                            編輯:季水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