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不漲工資的原因何在?解讀背後三座大山

2017年03月06日 09: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5日社論指出:近10年來,臺灣經濟成長趨緩,而薪資停滯的現象更讓社會各界憂心忡忡,尤其是過去幾年起薪太低的“22K現象”更為年輕人詬病。究竟臺灣薪資為何停滯?多數人認為臺灣的代工體系,缺乏品牌、通路,且在東南亞、大陸製造業相繼崛起後,陷入低價競爭,致産業外移,工作機會流失,而僱主在低利潤的困境下,也不易為員工加薪,而形成薪資停滯的現象。

  不過,除了代工模式這座難以跨越的大山之外,臺灣薪資的停滯還有另外二座大山:專上教育的過度投資,以及服務業的法規束縛,以致規模破碎,缺乏國際競爭力。

  專上教育的過度投資,在於臺灣每年10-15萬名15-19歲高中職畢業生,本應投入製造業,擔任藍領的專業工人,但臺當局教育的擴充,加上父母的學歷至上思維,使上述10-15萬年輕人轉而念大學、研究所。因此,每年少掉10-15萬藍領階級,即使企業願意以月薪4-5萬元(新台幣,下同)也聘不到工人。而上述10-15萬人繼續深造,到了24-29歲取得大學、碩博士學位後,每年多出10-15萬競爭白領、粉領階級工作,致服務業供過於求,薪水無力漲升。

  第三座大山在於服務業規模的破碎,多數無力進行跨越境行銷,借海外市場的規模經濟來擴大營收、利潤,當然無力為員工加薪。一般言,臺灣服務業高薪機會不多,除了公部門(公務員)、壟斷或寡佔企業(臺電、中油等)、特許(銀行、電信等)、證照(醫師、律師、會計師)、專業(資、通訊服務)及少數具跨境服務(服務海外觀光客的品牌企業、國際化連鎖加盟的零售、餐飲、飯店、航空公司等)之外,其餘服務産業薪水普遍不高。這也意味著只有少數壟斷、寡佔、具證照行業外,專業、跨境服務才有高薪機會。其他服務業在主管部會的規範、管制思考,以及缺乏産業化思維下,規模不易大型化,只能服務島內市場,無力吸引內外投資,精進商業模式,也缺乏輸出、國際化能力,無法擴大經濟規模,致生産力低,缺乏透過高薪吸引人才的實力。

  以金融服務業為例,臺灣的第三方支付、電子商務、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高度規範,致臺灣每年雖有300-400億美元的經常帳順差,但國內資金外移,前往海外買基金、新的金融商品,致金融帳也出現大幅逆差,如能放寬管制,開發更多新金融商品或業務,留住人才資金,甚至吸引海外基金,發展臺灣成為亞太資産管理中心,又何愁沒有高薪的就業機會?社會大眾只看到中國大陸P2P、電子商務的弊端,但大陸電商的顛覆零售、物流,甚至阿里巴巴因電商獲利而轉投資造就的産業創新、對中小企業競爭力提升,臺灣卻視而不見。

  其次,臺當局“衛福部”因擔心財團圖利、排擠就醫權利,致長期照護、國際醫療缺乏産業化規則。長期護理重視在地化,但淪為地方勢力競逐、規模破碎,無力精進商業模式、吸引投資,也很難搭上盛行“醫養合一”的列車。國際醫療更在衛道人士反對下,將商機拱手讓予新加坡、泰國、韓國。最後為了解決全民健保的財務窘境,只能附加保費、採行總量管制,將醫療服務塑造成“低成本行業”,醫事人員的薪資凍漲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者,臺當局“教育部”在課程、師資、學費上的重重管制,也使得教育無力産業化,坐失海外華文教育商機。另外,觀光局的觀光基金如能杠桿民間資源,投入景點建設,規劃定目劇場,創造觀光業的附加價值,才更有能力分散對大陸觀光客的依賴,並扶植嗷嗷待哺的觀光及文創業者。

  至於如何跨越上述三座大山,提升民眾薪資?就代工思維的改變而言,臺當局的補助,租稅獎勵應釋出部分資源鼓勵業者在利基領域上,投入品牌、行銷,假以時日必能逐步改變産業結構,減少代工比率。在專上教育過度投資的調整上,除鼓勵大專院校合併外,甄選有意願學校,以先行先試模式,鬆綁師資、就業、課程的限制,並和臺灣以外的大學合作,引進外籍人士來臺就學,推動臺灣成為華文教育中心,或可視為改革的起步。至於服務業規模太小,臺當局“行政院”應賦予各服務業主管部會一定比率的産業化績效指標(KPI),並改革公務員誘因機制使其勇於任事。同時,加強中高階公務員的輪調製度,提高跨部會協調、産業化思維,此外,以“先行先試”的“試點”地區,鼓勵部會進行創新,並引進投資。

  在悶經濟、平庸經濟的沉重壓力下,如果臺當局依然停留在“舊思維”的桎梏下,只能追求漸進式的改變。那麼在可預見的未來,臺灣經濟勢必無法跨越上述三座大山,而臺灣民眾要脫離低薪苦日子,恐怕還有得等。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