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用腳投票?
臺積電登陸設廠,是否真會導致技術外流?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由於臺當局對半導體業大陸投資的審查規定,要求其投資製作技術須落後該公司在臺灣製程技術1個世代以上,所以應該並無風險。照臺積電先前公告,2016年在島內可做到10奈米量産,而根據外資機構的預估,大陸企業到2018年才能做到16奈米量産,而屆時臺積電臺灣廠製程將順利轉入7奈米。再加上臺積電此次登陸設廠是獨資,本身又有完善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機制,可謂擁有多重保險。
對臺積電此次登陸,臺灣藍綠政黨似乎已有“不能再擋”的共識。當局“經濟部”官員的表態是“確實符合發展趨勢”,“對臺灣影響不大”;連民進黨也幾乎沒有批評之聲,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只説“應審慎”,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與前“立委”林濁水等人則説,希望“不只鎖定中國大陸”或“不一定要到中國大陸投資”。
“大選”在即,藍綠顯然都意識到了,此時再給臺積電使絆子,等於跟選票過不去。中央日報網路版則斷言,臺積電此時搶灘大陸,恐怕是未雨綢繆,以防民進黨如果執政後一切生變,這是企業在“用腳投票”。(記者 王平)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