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23日發表東吳大學教授白文章的評論説,在日本同志社大學裏的大學院,裏面30多位碩士學生,除了有3個是日本學生,其他都是大陸來的學生。日本教授告訴我,不只是同志社,其他日本的大學,也大多是大陸的學生,還有少數的越南學生,都很用功;現在已經很少見到臺灣的留學生了。
臺灣人遊學不留學 賠了競爭力?
作者認為,也許臺灣留學生人數稀少,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臺灣競爭力不斷地下滑,卻早擺在眼前,是不爭的事實!
日本明治時代的大教育家、創辦慶應義塾大學的福澤諭吉認為,只有不斷的學習,個人才能改變人生。在“全球化”這個不可逆的大潮流下,臺灣的青年必須具備“全球移動”的能力,個人才有競爭力、臺灣才有未來。
但近年來,受少子化和大量增設研究所的影響,臺灣學生輕而易舉的都可以拿到碩士學位,寧願外出遊學,也不願留學;追求“小確幸”的生活,卻少了挑戰的氣魄。長期下來,臺灣當然是無法在世界上競爭!
另外一個互為表裏的因素是:臺灣的經濟。有足夠的經濟力量,才能談到建設、教育投資和社會福利。競爭力下滑,致使經濟無法發展;經濟無法發展,又影響了建設和教育投資。經濟是臺灣的命脈,即使是日本首相安倍,去年底眾議院改選之後獲得新政權,一上臺最重要的方針也是經濟再生和財政健全。
一個社會競爭力衰退,其影響的結果不會立刻顯現出來,但卻是由現在大多數人的想法和行動開始,長期下來影響一個世代,甚至二個世代的發展。
“天佑臺灣”是許多位官員下臺時對臺灣的祝福,也是許多人祈禱臺灣消災解厄的麻藥。
我們無法期待別人停止前進,或希望靠麻藥生存下去。當大陸學生,乃至越南學生,早蓄勢待發,準備搶佔有利的戰略要地時,臺灣還在討論“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不要排入“立法院”議程、還在觀賞柯P和郭董的“秋葉原”大戰。但是,天,為什麼要佑臺灣?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