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是假議題

2014年08月13日 09: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臺灣經濟是否過度依賴大陸的問題引起兩岸廣泛討論。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指出,現在討論“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絕對是假議題,當各國企業都爭著要進駐大陸市場,臺灣擁有絕佳優勢,哪有捨近求遠的道理?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突然去職,由前“經濟部”政務次長、“行政院”顧問梁國新接任。外傳此人事異動的原因之一是“貿協業務過於向大陸傾斜,不夠全球化佈局”,若有其事,那就與綠營所謂的“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之説,走向相同的思維了。

  臺灣朝野經貿政策最大差距在於兩岸經貿,馬當局簽了ECFA,後續還有服務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等;綠營則抨擊國民黨過度依賴大陸,主張要有經濟獨立性。如陳水扁時期的陸委會主委、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陳明通所言,“要先確保臺灣經濟主體性,才能進而確保政治主體性。”

  藍綠對兩岸經貿的看法,正是統獨論戰的延續。在現實面,綠營堅持臺灣經濟不能過度依賴大陸,但以兩岸地緣關係、同文同種,如何在兩岸經貿關係上築起一道由“統獨”來指揮的防火牆,只怕民進黨也束手無策。這就好比,開商店、餐廳當然是要靠附近的人來消費,如果硬要説這樣會過度依賴周邊客源,應少收點附近的客人,努力開拓其他市場,這不是荒唐嗎?

  李登輝執政的中後期,為了加緊對大陸投資的“戒急用忍”,推出南進政策,鼓勵臺商前進東南亞。陳水扁執政時則大力推動企業到中美洲投資,每次出訪就大張旗鼓廣邀企業家隨行,順便考察投資環境。結果呢?李登輝的南進政策成功者屈指可數,聽陳水扁當局的話到中美洲投資者多數都鎩羽而歸,甚至不乏當年的模範紅頂商人落得破産的慘劇。

  企業經營自有其將本求利的邏輯,大陸臺商從沿海往內陸遷移,唯一的考量就是成本。大自企業經營,小到最近臺灣盛行到海外買樓做“包租公”、“包租婆”等等,這都是自由經濟的行為,腳是跟錢綁在一起的,這是鐵律。臺灣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代那種欲以公權力引導企業到某某地方投資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硬要扭曲自由經濟去推動,也註定不會成功。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水扁時期的“金管會主委”施俊吉昨天在“臺大論壇”提到,“可能有人會認為,臺灣經濟自主的重要性,所以支援臺灣在比較低的成長之下,繼續維持臺灣的自主性。”這就是目前存在臺灣的某一種小確幸思維,但很殘酷的是,這種小眾思維必須面對財富四處滾動的全球化巨大浪潮,在這種世道願意心甘情願過著安貧樂道生活者有幾希?

  現在討論“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絕對是假議題,當各國企業都爭著要進駐大陸市場,臺灣擁有絕佳優勢,哪有捨近求遠的道理?更何況,臺灣現在早已不是把門關起來,不讓陸資進來的問題,光是衣錦榮歸的大陸臺商,就撐起了臺灣經濟的半邊天,臺北的豪宅就是靠臺商撐起來的。臺灣不論是房市、股市、消費市場都已是“兩岸盤”,在這種情況下,若還要唱高調談經濟不能過度依賴大陸,那就是鼓吹擁抱貧窮了。

  民進黨訴求要“建構全新的發展戰略,強化核心的競爭力”,事實上,以大陸的市場與經濟實力,即使臺灣有本事能找到一條創新之路,也不可能不與大陸産生連結,美國、日本都做不到了,臺灣有什麼條件可以做得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