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2012台灣經濟:當局無奈用“保1”交卷

2012年12月20日 07:5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島內榮景繫於兩岸

  2012年島內經濟的亮點不多,但有兩條特別引人關注。一是臺商資本的“鮭魚返鄉”,二是陸資入臺創造了逾5000個就業機會。雖然看似位置不多,但聯想到兩岸經貿的發展前景和陸資入島的巨大潛力,仍然令人期待。

  臺灣行政機構之前宣佈了“加強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方案”,希望達到兩年內促進臺商回臺投資2000億元的目標。預估將創造整體産值3000多億元,使2013年及2014年經濟增長平均提高0.31%。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指出,“鮭魚返鄉”有其必然性。因為大陸的很多成本,尤其是沿海地區和臺灣的成本已經接近,“有些在大陸能夠做的,在臺灣現在也能做。” 

  此外,臺當局還著手鬆綁陸資來臺投資限制等,以期排除投資障礙,引入“陸資活水”。島內輿論對此表示肯定,認為強化陸資赴臺是提振投資、創造就業機會的良策。但是,“遠水難解近渴”,臺當局開出的這些藥方,能否對陷入低迷中的臺灣經濟有效“輸血”,促進景氣好轉,有待進一步觀察。

  可見經濟越是不景氣,兩岸紅利對臺灣就越是個繞不開的誘惑。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助理研究員王敏認為,要應對島內經濟的近憂與遠慮,面對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需求與産業結構調整的大勢,臺灣唯有善用ECFA這一寶貴資産,為未來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近日,臺灣經濟研究機構已開始預測明年島內經濟形勢。分析樂觀指出,整體而言,臺灣地區明年經濟可用“外患已緩,成長恢復在即;內憂仍在,榮景尚待努力”來形容。(記者 任成琦 文/圖)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