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7日發表社論説,以“臺獨”為神主牌的民進黨,自知現下實力不足以實行“硬臺獨”,即“法理臺獨”,執政後,一直加大力道廣行“軟臺獨”,也就是“文化臺獨”。而抹去、扭曲、稀釋,則是“文化臺獨”的三大招。
社論摘錄如下:
臺當局最近要在課綱上抹去《開羅宣言》,就是“去中華民國史”的典型招數。長期以來,渲染扭曲“二二八”事件,也成功地把國民黨打成萬惡政黨。而現在,“文化部”積極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雖然打著平等、扶持弱勢語言的大旗,其實就是要將國語深植日常的重要性稀釋,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清朝學者龔自珍説:“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民進黨除了亡其史、滅其文化外,更添“亂其語”的新招,誠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但我們要問的是,這種意識形態熏心的做法,會讓臺灣付出什麼代價?
首先,從“國家語言發展”的角度來看。日前苗栗縣政府設置“原住民族事務中心”,單單為了要把“牌銜”翻譯成原住民語,徵詢就花了3個多月。由此觀之,“文化部”想要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要把“各族群所使用自然語言”都視同“國家語言”,這會是多大的工程,會不會是另一場好大喜功、不切實際的“前瞻計劃”?
其次,“文化部”所謂的“國家語言”,究竟為何?語焉不詳。如果是為保障母語,協助發展,那麼本來一直都在進行,冠上“國家語言”的實益為何?如果是要將各族群的母語提高到“官方語言”的地位,所謂“用母語教數學不會被罰”,先不論有多少老師有這樣的母語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聽得懂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以“母語”教數學,是要保障母語,還是要懲罰學生?而又要用“誰的母語”教臺下“母語個個不同”的學生?
保障母語,立意甚高,沒人會反對,但也不該超出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的基礎是溝通的工具,中文是臺灣社會彼此溝通的公約數,而英文是一位世界公民要努力具備的能力,那麼在中文與英文之外,加上自己的所謂“母語”後,我們的學生還有多少時間去學習“每一種”母語,或者如果因此而稀釋到中、英文的學習成果,豈不是得不償失?
其三,兩岸同文同種,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支脈,因此“獨派”人士不得不以美國與英國為例,強調“同語言不見得要同國家”。然而在“獨派”人士的心裏,又矛盾地以“中國文化”為原罪,希望在可能的範圍內盡力地“去中國化”,要降低“國語”在臺灣社會的重要性、日常性。
事實上,從世界各國的歷史可以看出,語言是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力量。美國沒有明定官方語言,但自然而然地大家都使用英語。就算是明定22種官方語言的印度,最後還是會獨尊一語,“便利性”是關鍵要素。
如果所謂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其目的是人人都能以母語上課、跟政府溝通,那顯然是沒有可行性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國家語言發展法”也顯然是語言版的“前瞻計劃”,“就是要把錢花出去”。
其四,目前“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已經拋出是否要成立“臺語臺”的議題,閩南語已經是臺灣人民頻繁使用的語言,許多電視、電影也以閩南語發音,我們實在看不出,為何市場的力量不足以維持閩南語的使用。相較之下,越南籍、印度尼西亞籍新住民的人口數已經不亞於某些原住民族,按照文化部的“母語”精神,越南語、印度尼西亞語要不要推呢?
最後,蔡英文去年5月接見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賈朵德時看著講稿致詞,卻用英文説:I have problem of saying Chinese language.令各方大驚,一個臺灣的領導人竟自稱連中文都講不好。無獨有偶,2015年蔡英文在小朋友的勞作飾品上,寫下“點亮臺灣”4個字祝賀。卻遭眼尖網友發現4個字竟錯了3個字。
身為臺灣領導人,連中文表達與書寫能力都出現問題時,臺灣下一代的語文能力如何不讓人擔憂?而現在,為了“文化臺獨”,“文化部”又以“國家語言發展”之名,行稀釋中文之實。照此發展,如果哪一天,臺灣的下一代變成“英文説不好,中文講不通”時,那才真的是欲哭無淚、“無語”問蒼天。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