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藍綠惡鬥煞不住車 臺灣人用腳決定未來

2017年07月24日 07: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評社7月24日發表社評説,臺灣史無前例的全臺宮廟府前陳情7月23日下午平和落幕,主辦單位宣稱有5萬人參與。民進黨“府、院、黨”經過連日緊急動員滅火才把宮廟不滿情緒壓下來,從抗爭轉為溫和的“進香”陳情。然而,這只是一個臺灣政局的小縮影,在藍綠惡鬥下,臺灣最近從“立法院”打架到街頭抗爭都不會停的,愈來愈多臺灣民眾選擇了用腳決定未來。

  社評摘錄如下:

  蔡當局近期以“立法院”優勢席次,強勢推動年金改革、前瞻基礎建設計劃,都引起連續的強大抗爭。本來採取軟調因應的國民黨被支援者罵翻,最近態度轉硬,“藍委”在議場打“綠委”耳光、潑水、灑麵粉、跳上桌子等什麼都來,臺灣“立院”亂象上了國際媒體,醜態畢露。但國民黨的強硬非但沒有對政策産生影響,蔡當局反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闖關,快速通過,快速上路。

  在藍綠交相指責聲中,無法説誰對誰錯。事實上,“綠委”才是“立法院”大動作抗爭的始祖,“藍委”在“立法院”打架、佔主席臺,都是學民進黨的,且“綠委”過去動作更大、更狠。最近綠營集中火力批判有人專門在LINE等通訊軟體上放耳語,專門修理蔡當局、蔡英文,綠營媒體與名嘴甚至放話説這些假新聞多是從大陸放出來的。只不過回顧馬當局時代,從油電雙漲到ECFA、兩岸服貿協議、“習馬會”,哪個政策不是被綠營修理得體無完膚,馬英九民調就是這樣被打趴的。比較馬當局在2014反服貿太陽花當時的慘狀,蔡當局現在只能説還好而己。

  講白了,以前綠營打馬的招,現在都回報到蔡身上,沒有特別多。唯一的差別是,以前國民黨在“立法院”是多數,馬英九的第一個任期泛藍在“立法院”還是近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但當時由王金平操盤的“立法院”,馬當局很多法案還是過不了,藍軍空有優勢席次也沒用。反之,現在民進黨蘇嘉全當“立法院長”,説過就過,根本不甩在野黨。

  臺灣這種藍綠惡鬥,就是冤冤相報,已煞不住車了。蔡英文任內有兩個因素會讓這衝突加劇,第一是仗著“立法院”席次優勢,不做溝通,強勢推動政策,就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等;第二就是兩岸政策一意孤行,影響經濟民生,造成景氣惡化、企業出走。以最近的發展,諸如最近“立法院”惡打,宮廟府前抗爭等都只是序曲,像是觀光産業變“關光産業”一片哀嚎的衝擊,幾乎看不到底,難以預測未來的發展。

  不過,臺灣現在也有另一股氛圍,就是用腳決定自己的前途。最近赴海外,特別是大陸工作的上班族有愈來愈多的趨勢。這又分為兩類,一是到大陸求職,直接切進大陸就業市場,另一類是接受臺企外派大陸。以前還曾傳出有臺灣人拒絕公司外派大陸的個案,現在已很少了。更新的趨勢是臺灣的大學生利用寒暑假到大陸實習,為未來鋪路。一位藍營社團重要幹部近日喜滋滋的走告親朋好友,26歲的兒子成為上海某健身房的金牌教練,才入行二年的年輕人掙脫臺灣22K夢魘,目前月入3萬多人民幣是臺灣薪水的數倍,老爸笑得合不攏嘴。

  在兩岸僵局中,到2020年蔡英文本任期結束前臺灣沒有兩岸服貿協議、貨貿協議,也不會有TPP、RCEP,以及重要的“雙邊”或“多邊”經貿協議。年輕人的機會愈來愈少,這股出走潮,不是臺灣藍綠政黨可以擋得住的。政治環境惡化,更會加速與催化用腳選擇未來,這也是臺灣民眾在混亂政局中的自救。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