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榮(見圖,鐘武達攝)是村子裏少有40歲以下的農民,為了從事精緻農業,不惜貸款搭建全村唯一的溫室種植玉女番茄,最近采收期,他只是自産自銷,卻已經忙不過來,他説,農村人口老化太嚴重,連要找幫手都很難。
臺灣《中國時報》7月3日報道,臺灣雲林北港一群青壯輩農夫,組成古早田小農之家,展開無毒耕種,春作種水稻,秋作種花生,這群小農在當地被視為“憨人”,幸好,經過2年多的實驗,無毒花生賣出好價錢,讓老一輩刮目相看,越來越多的人投入無毒耕種行列,也打響了古早田無毒花生的名號。
大力推廣小農復耕
為協助農村的復興,浩然基金會在全臺灣省5個農村展開小農復耕計劃,輔導農友們進行無毒耕種,發展加工品與自創品牌,最近將5年來經驗集結出版《小農復耕》一書,希望更多小農加入無毒耕種的行列。
在浩然基金會的協助下,臺東歷坵部落魯凱族人杜中義展開小米復耕工作,堅持不用農藥、化肥,經歷4年多實驗改良終於成功,如今杜中義保留了17種小米品種,成為部落裏的保種達人。
臺灣農地狹小、人口稠密,以小農為生産主力。近年小農復耕逐漸成為國際焦點,聯合國宣佈今年為國際家庭農業年,主張小規模家庭農業,施行生態農法,維護生物多樣性,增加農村就業,同時達到較高的糧食自主率。
國際上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企業化大規模、以單一作物為主的耕作方式,不利於生物多樣性,或許短期生産力高,但長期而言,對於氣候變遷或其他外來衝擊的抵抗力較薄弱。其次,據歐洲實證經驗,以同樣面積比較,小農農場經營方式平均生産力高於企業化農業,因此聯合國大力推廣小農耕作。
據統計,島內9成9以上可耕地仍使用大量農藥、化肥,而有機耕土不到1%。浩然基金會項目負責人陳芬瑜指出,農家習慣看天吃飯,老一輩觀念很難改變,不願意把地拿出來給年輕人嘗試無毒耕種。基金會於是以紀錄片方式,讓老一輩了解無毒耕種的優點,逐漸化解老農們的憂慮。
要讓多數習慣傳統農法的農夫們改變觀念,消費者扮演重要角色。浩然基金會協助臺東歷坵、高雄桃源、美濃、雲林北港與水林等村落農友們,定期把無毒耕種農産品送到臺北政大公企中心彎腰市集銷售,建立一個連接産地與消費者的平臺,讓消費者認識這些願意接受挑戰的新一代農友們,也鼓勵更多在地農友以對環境友善的方式耕種,好好守住一畝田。
鼓勵農友無毒耕種
目前全臺有許多類似彎腰市集的平臺,隨著民眾的健康意識高漲,對無毒有機食品的需求也增加,不過,島內有機農地比率不到1%,顯示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臺當局也應考慮在政策上給予更多輔導與補助,鼓勵更多農友朝向無毒耕種。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