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7月1日發表黑白集專欄評論説,這次張志軍來臺,民進黨把街頭讓給學生和公民組合,沒有親自上場開戰。這原是值得肯定的改變,不料,民進黨竟因此沾沾自喜起來,自詡扮演了社會的“穩定”和“平衡”角色,使自己搶到了政治“中間”的位置。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知道要向“中間”移動,顯示它了解民眾對該黨的期待,也知道自己原來的路線太過偏激,不受歡迎。問題是,在幾十年的政治鬥爭中,只按捺了幾天,就嚷嚷説自己移到了政治光譜的“新中間”,稱自己多麼理性;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政黨的政治表現,須由選民來判定;這不是“變臉”大戲,自己演出、自己叫好,就宣告成功。更何況,這次張志軍來訪,民進黨雖忍住沒大肆喧囂,但鹿港天后宮那場流血衝突的一名傷者,卻是民進黨彰化縣議員梁禎祥之子;可見,民進黨中央放任地方私下動員,是被暗摃的事實。
再説,在“立法院”的臨時會,民進黨對於《服貿協議》及《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的杯葛,仍然堅壁清野、寸步不讓;這樣的作風,會讓民眾覺得民進黨已經邁向“中間”才怪。
表面上看,民進黨的邏輯似言之成理:當“公民組合”及“黑島青”等團體取代“獨”派變成“反中”的新“衝組”,在他們的推擠下,民進黨自然被推向政治光譜的“中間”;相對的,國民黨則被推向另一個極端。然而,民眾並不盲目,大家都清楚民進黨和社運團體互為表裏的結盟關係:學生團體在街頭衝刺,就是在幫民進黨清理戰場;正如林義雄4月的靜坐,和民進黨呼應封殺了核四一樣。
儘管“中間”早被政客説爛了,民眾對那個景象仍懷有期待;只是,民進黨何曾往那個方向移動過?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