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晚報》28日發表社論説,蔡英文第三度接任民進黨主席,如她所説,這一次沒有蜜月期。兵敗2012之後,“朝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奮力前行”,蔡英文的挑戰可真不少。她自己説了,“讓我們從改變這個政黨,進一步改變臺灣”;還説參選民進黨主席,是要讓臺灣人民再一次相信民進黨。顯然,要獲得臺灣人民相信,民進黨已非改變不可。
比起國民黨那種百年老店,民進黨尚稱“年輕”,但1986年創黨迄今也已28年,必須展現成熟的政黨形象。如今的民進黨,究竟是什麼模樣?就以“立法院”來説,朝野昨天還為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的排案權爭執不休,經濟委員會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邀請相關縣市長列席,民進黨籍縣市長全數缺席。拒與國民黨妥協,動輒霸佔主席臺,且不惜焦土抗爭,就是民進黨給人的印象。
就在藍綠爭吵之際,施明德、蘇起等人昨天提出“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主張“大一中架構”為兩岸打開僵局。這套想法能否付諸實現還有待觀察,但藍綠大咖共提理念,至少已為朝野和解、兩岸和平打開一扇機會之窗。
3年前,施明德出版“常識”一書,回顧2000年“總統大選”,發現扁、連、宋三人的兩岸立場“在骨子裏幾乎一致了”。但一遇到選舉,就變成只會罵對手“賣臺”或“鎖國”,可見是政黨仍操作權力鬥爭的廉價工具,不願對話。
蔡英文參選2012選舉時,曾喊出“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與馬英九的兩岸主張亦相去不遠。甚至,蔡英文還把金門“小三通”是她在陸委會主委任內完成的政績,挂在嘴邊。
民進黨的“中國政策”面臨調整,已迫在眉睫,但蔡英文回任民進黨主席的起手式,竟先瞄準“憲改”,讓人見識她的虛浮與搖擺,也更印證,朝野兩大黨,一個老邁,一個魯莽。
既然民進黨可以對ECFA“概括承受”,為何不能理性看待兩岸服貿及自由經濟示範區?難道果真是因挑起民眾情緒,有利選舉操弄?蔡英文如何改變民進黨?如何讓“臺灣民眾再次相信民進黨”?這是她作為民進黨主席的使命。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