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貿協議仍然擱置在臺灣“立法院”,朝野爭議焦點都放在中國大陸服務業是否會攻佔臺灣市場,但這是個根本不存在的假想,絕大多數反對者卻沒有注意到,服貿協議背後的戰略縱深對臺灣經濟長遠的影響。
臺灣《中國時報》25日社論指出:表面上服貿協議是兩岸相互開放部分服務業市場,在這次的開放中彼此互有得失,這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不要忘了,服貿協議只是兩岸ECFA的一部分,倘若服貿協議不能生效,那麼後續的貨品貿易、投資保障和爭端解決的協商,就難以展開,ECFA協議不能全部完成,不僅將影響臺灣與其他國家的FTA談判,更會阻絕臺灣加入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及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機會,徹底將臺灣在全球區域經濟中邊緣化!
兩岸服貿協議無法及時生效,最高興的莫過於冷眼旁觀、臺灣出口的最大競爭對手─韓國。
2011年7月歐韓FTA生效後,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韓國在歐盟的進口市佔率,維持2.1%的市佔率(排名第10),臺灣市佔率則只有1.3%(排名18)。2012年3月美韓FTA生效週年(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根據經濟部的統計,臺灣輸美産品減少4.65%,韓國則成長了3.87%;由市佔率來看,韓國在美國市佔率由2012年的2.6%,上升到今年前10月的2.8%,排名第6,反觀臺灣在美國的市佔率由2010年1.9%下滑到今年前10月的1.7%,排名由第9名下滑到第10名。很明顯的,FTA效應下韓國在兩個全球重要市場上,站穩了領先臺灣的地位。而自金融海嘯以來,臺灣在中國大陸進口市佔率一路下滑,今年前10月為8.2%,韓國則以9.4%首次取代日本(8.3%)上升至第1名,臺灣在最有利基的市場,落居韓國之下的趨勢也越來越清晰。
在中、美、歐市佔率臺灣節節敗退,輸給韓國已是不爭的事實。臺灣和韓國在主要出口産業上重疊,但韓國在産業供應鏈中的資源配置優於臺灣。臺經院一項調查中,2011年臺、韓出口歐盟在25個製造業産業中,臺灣竟然有高達15個産業和韓國完全沒有差異化産品,並有5個産業産品的差異化比重是低於1%以下,肉搏戰可用“慘烈”兩字形容。
與韓國相較,臺灣不只是製造業競爭力有隱憂,服務業也同樣有隱憂。過去3年韓國的服務貿易輸出由15名上升到第13名(2012成長16.3%),臺灣則由25名下降至26名(成長6.8%)。
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韓FTA沒簽署前,韓國在中國大陸的進口市佔率已搶佔第1名地位,一旦中、韓FTA簽署完成,當雙方大部分産品相互出口均享有零關稅,而兩岸ECFA仍原地踏步時,臺灣大部分出口中國大陸産品恐將面對韓國産品全面替代的危機!今年9月中韓已就雙邊FTA達成共識,但臺灣到現在仍只在服貿協議枝節上,斤斤計較對臺灣的微不足道負面影響,對韓國的兵臨城下完全沒有危機感。
另一個值得密切觀察的趨勢是,在兩岸服貿協議中陸方開放給臺灣的服務市場,很可能也會在中韓FTA中同樣開放給韓國。果真如此,那麼中韓FTA生效之日,臺灣對大陸的服務業競爭力也將跟著淪陷,臺灣競爭力將徹底輸給韓國!中央大學經濟係教授朱雲鵬日前就對中韓FTA在2014年提前實施表示憂心,指出中韓FTA出口覆蓋率是臺灣ECFA早收清單的6倍,中韓FTA的威力對臺灣來説,如同對臺灣丟下一顆原子彈般的震撼。
IMF預測2014年臺灣及韓國經濟成率都為3.8%,但臺灣“主計總處”預估臺灣明年成長率為2.59%,將連續第3年低於全球平均水準,而韓國央行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8%,到目前為止沒有修正這項預測,這些數據顯示2014年還沒開始,臺灣就已先落居下風。
韓國已簽署10個FTA,涵蓋47個國家,只要比臺灣少1個百分點的關稅,韓國就會是贏家!臺灣要想打敗韓國,必須藉由取道ECFA爭取TPP、RCEP。包括TPP在內的區域整合多半會2015年完成所有談判,臺灣不但沒有時間優勢,想在兩年內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就唯有以10倍速先完成兩岸ECFA的後續協商,其中服貿協議生效,將是首要目標。
服貿協議若不能過關,臺灣不只是輸給韓國,恐怕輸掉的是臺灣自己的前途,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