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專家:解決對臺軍售問題有賴各方釋出更多善意

2013年08月22日 15: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專家觀點二:有助減少軍售問題對中美關係的直接衝擊
         
  對於美國對臺售武,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關友飛指出,早前美國國會眾議院又通過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對臺出售F-16C/D戰機、軍艦等武器,對此我方表示嚴重關切,希望美國政府認清形勢,在臺灣問題上不要一錯再錯。常萬全部長特別列舉數字指出,1982年兩國簽署“八一七公報”後,30年來美國對臺售武越走越遠,其中第一個10年售武金額為幾十億美元,第二個10年達190億美元,第三個10年更達270億美元,這種高倍增長的趨勢對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極其不利,希望美方反思立場。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助理李鵬教授認為,我方提出建立工作組解決有關問題,根本的著眼點是構建兩國間新型大國關係。但作為橫亙在兩國關係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老問題,對臺軍售的最終解決有待雙方長期的共同努力和國際格局的積極變化。 
        
  李鵬認為,一旦工作組正式建立,肯定軍售問題一定是雙方主要討論的議題之一。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要美國立即停止軍售會有一定的困難,但讓美國回到《八一七公報》的基礎之上,逐步減少對臺軍售的數量和品質,來換取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還是有可能的。中美雙方對此進行溝通,對降低軍售問題敏感性、減少對中美關係的直接衝擊無疑是有幫助的。 
        
  對於臺灣方面對此可能的態度,李鵬教授認為還需要觀察。在他看來,雖然兩岸關係處於一種和平狀態,但是臺灣不會放鬆所謂的“軍事準備”,馬英九上臺以來也不斷強調要加強軍事建設。因為這不僅關係到臺灣島民眾面對大陸時的一個“心防”問題。同時更牽涉到到美臺之間的戰略聯繫、特別是美軍在亞太地區的的戰略部署問題,所以不是一個在短期內就能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