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的“火大行動”為何不見火花?

2013年01月09日 10: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臺灣大學副教授左正東的署名文章指出,繼去年五二○後,本週日民進黨以火大嗆馬為號召,再上凱道。與去年不同之處,此次的訴求有三:撤換“內閣”、反媒體並購和召開“國是會議”。此三項訴求,雖有相互支援之處,也不乏矛盾之處。在野黨監督當局,本不被期待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但其所反映的替代論述貧乏,更值得深思。

  文章摘錄如下:

  這次的火大行動,自名稱而論,是高舉左派大旗,也很不巧的和以左派運動自居的“人民火大行動聯盟”雷同。2005年的“人民火大行動聯盟”,要求“政客還權、財團還錢”,訴求簡單明確。但此次火大行動的三項訴求,撤換“內閣”乃為救短期之經濟不振,需要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財政活水,而召開“國是會議”則為解長期之財政危機,要求馬當局減少財政支出,二者很難不相互衝突。至於反媒體並購,如行動者所稱,非反財團,而是反壟斷,和前述兩者難以聯結。若再加上黨産買賣、公營事業年終獎金、非核家園等,更難以聚焦。如此發散的行動議題,反映的是言論市場中,缺乏足夠分量的替代論述。

  其實,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國民黨上街頭的歷次行動,也常被批評缺乏邏輯一貫的反面論述。但國民黨的論述不足,是因為全民政黨的歷史包袱,唸唸不忘要吸納所有階層選民。至於民進黨的缺乏論述,則是因為掌握“國家機器”的經驗,了解在臺灣戰後的成功經驗,和背靠美國的國際現實,左派難以實踐,只能感情向左,行動向右。

  如此造成兩方面影響,一是執政者優勢,因為執政者掌握政府機器,沒有論述還是有資源有政策,小範圍內的資源合理分配,即可鞏固支援,單點突破的政策績效,即可換來掌聲。在“為政不在多言”的政治文化之下,在野黨批評成為對政策績效的祝福,執政優勢得以延續。另一影響則是“統獨”言論無法退位,仍是動員群眾的言論市場主流。此次的火大行動,看不到火花,倒是前民進黨大佬呂秀蓮的“傾中促獨説”一枝獨秀,反媒體並購的青峰告白與跨年活動,更成為火大行動最大的柴火和亮點。

  不能否認,獨立和反中是一種情感投射,雜揉著在威權統治下被壓迫者的傷痛,和對於身處國際孤立無處宣泄的怒火,不但應該理解,更應該尊敬。然而,當對於“國家大政方針”缺乏替代論述時,獨立變成動員反對力量的虛假論述,這使得其內涵日趨脫離現實,甚至幫助主要政黨逃避替代論述的責任。而且,為了動員群眾而創造的反中論述,難免在民進黨支援者之間,繼續建構與大陸之間的敵意,最後讓民進黨在大陸政策上難以迴旋,成為囚禁自己的高墻。

  當然,對於執政者來説,如此不算太壞,因為缺乏論述的行動,可以宣泄反對者的對抗能量。所以八次上街,聚眾合計百萬,在野黨的支援度仍彈升有限。但以整個社會來看,缺乏公共論述的累積與進步,兩黨各自的支援群眾很難面對臺灣的真實處境和有限選擇,結果不管誰執政,都是五十對五十,社會對峙因此難解,臺灣改革因此裹步,最後輸的還是臺灣。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