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之後,一系列的問題都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尤其是其兩岸政策方面,能否做出有效改善?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日刊載透視集表示,事實上,不只是民進黨,蘇貞昌的兩岸政策,同樣是在盪鞦千,忽左忽右,定位究竟在哪,全看蘇對當時政治環境如何判斷,乃至對政治壓力如何回應而定。要説就此提出什麼驚人的兩岸政策,恐怕還要再觀察!
全文摘編如下:
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日前表示,民進黨新主席蘇貞昌面臨的重大挑戰是如何厘訂兩岸政策,以與前主席蔡英文有所區隔。
卜睿哲的分析,確有其道理,也是一個旁觀者的忠告。畢竟,認為兩岸政策是民進黨罩門者,在臺灣學術、政治、財經各界都如是觀。從歷次民調結果,更可看出民眾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一直是有高度質疑的,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事實上,不只是民進黨,蘇貞昌的兩岸政策,同樣是在盪鞦千,忽左忽右,定位究竟在哪,全看蘇對當時政治環境如何判斷,乃至對政治壓力如何回應而定。
蘇貞昌在“行政院長”任內,開放晶圓和低階封測登陸,當陳水扁抨擊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包藏禍心的遮羞布時,獨樹一幟,他則與扁唱反調,説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共識,只要對臺灣有利的,不必因人廢言,可以全盤考量。
那時,媒體將蘇貞昌的上述言行,冠上了”蘇修路線“的稱號,並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終於走出比較務實的步伐了。
沒想到,蘇修路線才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卻遭到李登輝及”獨派“人士強烈反彈,得罪了綠營基本教義派。
蘇貞昌受挫後,不再對兩岸政策表態,甚至避而不談。2010年臺北市長選舉,蘇不敢表態是否支援ECFA,也種下了他敗選的種子。
也因此,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將在黨內恢復“中國事務部”,專責處理兩岸事務。此舉,外界不妨看成他在盪鞦千的一部分,要説就此提出什麼驚人的兩岸政策,恐怕還要再觀察!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