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島內改選制將引“臺獨”勢力再起誰獲利

2012年02月07日 16: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立委”選後原有的北藍南綠現象更形嚴重,從李登輝到王金平都出現修改選制聲音,主張把現行單一選區制(小選區)再改回過去的複數選區(大選區),迄今尚未表態的馬英九將會審慎考量。香港中評社2月6日發表評論説,惟一可以確定的是,一旦改回復數選區,愛鬧事的偏激政客、“臺獨”勢力等將大舉重返“立法院”,這究竟對藍綠誰有利,挺耐人尋味。 

  文章説,臺灣自2008第七屆“立法院”起,席次由225席減半至113席,實施單一選區制。例如以前臺北市只分南北兩個選區,一區選出近10席,現在臺北市切成八個選區,每區選出1席。目前宜蘭縣、基隆市、嘉義市、澎湖縣、花蓮縣、臺東縣都是一縣只選1席“立委”。以臺北市、高雄市為例,在舊選制裏,候選人只要抓到5%、10%小眾選票就當選了,有利於走偏鋒的政客。 

  現行五市議員選舉即採複數選區,陳水扁2010才能大剌剌的組織“一邊一國連線”推薦候選人,把兒子陳致中送進高雄市議會(去年因陳水扁弊案遭解職)。反之,“立委”選舉因是單一選區,每區幾乎都是一對一對決,2012選舉期間,除了在高雄參選的陳致中之外,沒有人敢亮陳水扁的旗幟。最後在二綠一藍的激戰中,陳致中也把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拖垮,讓國民黨平白在深綠選區撈到一席。 

  評論認為,出身高雄的王金平倡議修改選制,所持的觀點包括:“單一選區造成南更綠、北更藍,南北平衡更困難,壓縮“立委”問政品質。區域平衡問題,不是增加席次就能解決,而是代表性不平均問題。選制改革一定要讓民意有其代表均勻性,即讓每個地區都有藍綠聲音,選民要找服務對象也較容易。” 

  在選制議題上,王金平代表的是藍營裏比較“特別”的聲音。曾有人揣測,王是在為國民黨南部政治人物發聲,以50歲不到的前“立法院”大黨鞭林益世這次都在高雄吞敗,即使王金平回頭選區域也非穩上。另外,一旦修改選制工程啟動,後面可能夾帶增加“立委”席次議案。 

  除了王金平之外,李登輝也表態支援檢討單一選區制。李的出發點很清楚,深綠主張的臺聯黨在2008第七屆“立法院”全軍覆沒,幾乎泡沫化,這次如果不是蔡英文友善,最後以“李蔡同臺”拉票,讓臺聯黨衝高政黨票拿下3席不分區“立委”,連續兩屆都沒有席次的臺聯黨可能就要收攤了。李建議改選制的理由是避免“大黨獨大”,然而複數選區之所以走入歷史,就是因為“立法院”太亂,搞怪的人太多。 

  事實上,外界也看得很清楚,自2008“立委”選制改變之後,打架、開黃腔、喜歡胡説八道的臺灣“立委”幾乎都不見了。在一對一的選區,候選人為了爭取過半,必須更加理性,沒人敢用“挺扁”、“臺獨”來做宣傳了。 

   微妙的是,現行的單一選區其實對民進黨比較不利,綠軍攻不進北部,只能成為困守南臺灣的“鄉村政黨”,要在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取分也幾乎不可能。但民進黨提到修改選制,態度卻相當保留,只表示現行“立委”選制缺乏聯立制設計,壓縮小黨生存空間,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未曾表態要走回復數選區老路。 

  實際上,換個角度看,目前的單一選區制,對民進黨向中間推進其實幫了不少忙,喜歡鬧事的、挺扁的、深綠的都進不了“立法院”,讓民進黨的形象好看很多,推兩岸政策也較沒有來自內部的拉扯力量。王金平和蔡英文誰較支援修掉單一選區制、回到複數選區,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