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平臺”或“終站” 走出臺灣兩條不同的路

2009年10月26日 10:40:00  來源:
字號:    

  一年多來兩岸關係改善,繼歐洲商會最近報告指出,歐洲企業又有重回臺灣的趨勢之後;日本工商會成立38年來首度發表“對臺白皮書”,也強調支援臺海兩岸簽訂ECFA,並希望臺日雙方儘速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

  臺灣《聯合報》25日社論指出,陳水扁主政期間,許多外資企業因不耐臺灣經濟自我封鎖及政治惡鬥,而大舉撤出臺灣。改善兩岸關係也等於改善了臺灣投資環境;這恐怕正是民進黨不願面對的事實。民進黨的“愛臺”模式,是要為臺灣築起重重高墻,防堵任何大陸因素進入,並在島內外開闢各項戰線與之纏鬥。結果,不僅逼得臺商和外資出走,也導致臺灣政治、經濟雙雙陷入窒息和萎縮,而民進黨至今還在全力杯葛ECFA的簽署。

  從歐洲商會及日本工商會的報告可以看到幾個重點:一,兩岸關係改善,符合外商的利益,因此也符合臺灣的利益。二,在兩岸的競合中,臺灣較優的生活、人文及法治環境,以及臺商對大陸環境的了解與滲透力,是吸引外商來臺設立據點的誘因。三,外商可借臺灣為前進大陸的據點與跳板,臺灣經濟可因腹地擴大而獲得發展,彼此各蒙其利。

  拿歐洲商會及日本工商會的觀點比較民進黨的思維,歐商認為兩岸和外商間存在“三贏”策略,但民進黨卻將兩岸關係看成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問題是,除了打遊擊和消耗戰,民進黨卻拿不出任何有勝算的攻守戰略。兩者更大的不同在:外商把臺灣視為兩岸的平臺和渠道角色,這點,和馬當局目前的經營手法一致;而在民進黨眼中,卻始終不願臺灣成為溝通兩岸的區域平臺,而奢望臺商及外商皆能死守臺灣這閉關自守的“終站”,遂致留來留去留不住人。

  社論説,在經濟起飛的年代,臺灣的“外交”處境更險惡、社會自信遠不如今天;但那幾十年,臺灣社會有更大的開放性,人民有更敏銳的國際觀,有更強韌的戰鬥意志。不以臺灣為目的,卻反而成就了蓬勃興旺的臺灣。到了人人高喊“愛臺灣”的年代,真正的臺灣精神卻退化了。

  本世紀以來,臺灣外商出現過兩波出走潮:一波在陳水扁首屆任內,許多美商因不耐兩岸關係久無進展而撤離臺灣;另一波是陳水扁連任之後,等不到“變天”的歐商也放棄以臺灣作為前進大陸跳板的漫長等待而出走,光是2005、2006兩年就走掉50家歐商,多數移至韓國首爾。當時歐洲商會曾發表臺灣經濟“十年迷航”的評論,還被民進黨指為干預“內政”。硬生生使臺灣環境惡化,逼著臺商出走,迫使外商倒向競爭對手,民進黨還説這是為了愛臺灣,豈有此理?

  日前,中國大陸正式成為汽車生産突破一千萬輛的大國;反觀臺灣,去年全年的汽車銷售量卻僅23萬輛。試想,20幾年前臺灣談建大汽車廠,基本規模就是30萬輛;這些年來臺灣增建了多少高速公路,汽車銷量卻反而銳減,原因何在?包括民眾薪資十年停滯不前,失業率居高不下,高鐵運量遠不如預期,高等教育供過於求卻仍排拒陸生就讀,不都是狹隘的思維造成的社會退化現象?

  社論指出,臺灣越是自我封閉,只會使自己越是遠離潮流。相反的,臺灣越是開放,越知道如何利用自己作為交流平臺的位置,也就越會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可能性。在當前全球經貿洋流中,外資企業把臺灣視為通往大陸的“海上絲路”的一個重要平臺,那麼,還想奮起一搏的臺灣,有什麼理由鎖著大門不做生意?歐商重回臺灣,日商支援兩岸簽訂ECFA,和燕子來了一樣是好消息,也教我們重新反省臺灣的地位;這個界面角色若能強化,路應該更寬。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