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奢華浪費固然不當 縮衣節食亦非對抗通膨上策

2008年07月14日 10:26:00  來源:
字號:    

  臺灣股市重挫,資産縮水,而物價卻在飛漲。七月油電雙漲後,民調顯示有七成多民眾表示將“減少消費”以因應通膨,顯示民眾生活的擔子越來越沉重,已至認為必須儉約度日的地步。然而,縮衣節食果真是社會對抗通膨的上策嗎?
  
  臺灣《聯合報》社論認為,儉樸作為個人的生活持守固是美德,但放在經濟的脈絡裏看,卻可能是一種“有害”的行為。經濟的基本動力來自商品交易,若過度壓抑消費,勢必導致商業活動遲滯,不利經濟繁榮。何況,在這一陣“節約風”中,連中産階級也開始盤算節約度日,倘若連有能力消費的人都不消費,經濟的能量要從何而生?

  馬當局上任後力倡節約,從就職“國宴”的簡化,公務聚餐改吃便當,首長座車大車換小,乃至官員脫西裝、帶手帕等,在在都是希望塑造儉約節能的形象,這也許是吹動這波“簡樸風”的源頭。社論指出,行政的用度當然不可浪費,官員的生活也不可競逐奢華,節能減碳也勢在必行;但若大家都強調一種清湯寡水的風氣,影響了民間,經濟將如何維持活力,難道真要靠大陸觀光客來“擴大內需”?

  回顧三月大選過後,社會因積鬱消除,加上對新當局充滿期待,市面曾一片欣欣向榮。可惜新當局五月上臺後風波不斷,股市下挫,物價齊揚,市面好景猶如曇花一現;如今,連許多小吃店都在哀號苦撐。前後對照,原因無他,民間也許並非消費能力突然喪失,而是消費興趣與信心的喪失。

  對於民間消費疲軟的現象,“劉內閣”的決策暴露了兩大迷思:一是以為只要開放大陸游客來臺,並推動擴大內需建設,即可為臺灣經濟注入活水;二是以為只要對低所得戶進行補貼,一般民眾加強節約,臺灣即可安度通膨及能源危機。殊不知,大陸游客來臺及擴大內需建設所能産生的經濟帶動效果,僅止于少數産業;而在高通膨及低成長的夾殺下,如何防止小店經營者淪為新貧,其實要遠比當局補貼救貧來得迫切。若不能看清這點,當局將會陷入永無止境的補貼噩夢中。

  社論認為,經濟需要靠消費支撐,而聰明的消費則可對經濟形成更有力的支撐。比如説,你走進一家小店吃碗麵,點兩樣小菜,一百元的消費,不僅協助支撐了這家小店,也支撐了經營者一家。同時,小店老闆可以繼續向菜農採購蔬菜,向豬販買進豬肉,向面商買進麵條,向房東支付店租,幫孩子支付學費及補習費。這一百元的連鎖效果,貫通了整個産銷鏈。在經濟困局中,沒錢花的人要儉省,有錢花的人還是要花。

  極端的資本主義信徒不相信經濟上有所謂的“利他主義”,認為只有“人人為私”,才是市場運作的無上法則。但換一個不那麼極端的觀點看,“消費”其實是自由經濟中最開放的互助行為,消費者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一個微小分子,可以透過自身的消費行為對市場産生蝴蝶振翅的作用。前提是你要參與消費,而你可以選擇連鎖效果最佳的消費途徑,讓自己的消費對社區店舖、對週遭辛勤工作的人變得有意義。尤其是中産階級的小市民,若能靠著聰明的小消費對經濟貢獻一己之力,那麼在國際大環境惡化的情勢下,人們就不宜只是儉省自保或坐以待斃。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鏈之中,過度節約未必是社會美德,適度消費亦絕非個人罪惡。讓勤奮的人勞而無獲,或讓有工作渴望的人無業可就,那才是社會最大的罪惡。要治愈臺灣久病的蕭條,恐怕不能靠著一味宣揚儉約(節能減碳除外),亦應該鼓勵民眾善於分配用度、聰明消費,從血管末梢重新將經濟活力激發出來,同時也把正往貧窮線滑落的民眾搶救上來。

  社論最後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消費本身就是透過經濟交換的社會互助行為。馬當局官員及民意代表不妨每週選擇一些時令産品,帶頭示範採購,甚至結隊親往夜市或傳統市場消費,重新點燃社會的商業動能。這比起坐待大陸游客為臺灣經濟注入活水,豈非更具人情味與感動力?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