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八日刊文題為“禁唱 邵族歌謠恐成絕響”報導指出,臺灣作詞家接受日月潭管理處邀約至伊達邵碼頭演唱時,曾找老一輩臺灣少數民族邵族人採集古調碰釘子。對此,作詞家表示,“邵族人禁止外族人重現古調,是自我封閉”。然而,事實真如此嗎?
對此《中國時報》日前刊文分析,臺灣邵族人禁止外族傳唱古調,是一種自我封閉嗎?事實上,除了歌謠、祭儀,禁忌所展現的文化意涵何嘗不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呢?甚至是一種文化態度。對邵族人而言,“祖靈”是非常重要的信仰,他們對祖靈信仰的虔誠可從邵族每家戶皆供奉“祖靈籃”的慣習窺之一二。因此,牽田與祖靈祭歌更是平常列為禁忌的古調,歌謠即是祖靈回家的依歸,因此也唯有過年期間才可吟唱。
文化禁忌卻非僅為邵族人的慣習與專利,臺灣少數民族各族乃至世界各族群,依其各自的文化脈絡也都有其禁忌。俗稱“矮靈祭”的臺灣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帶有懺悔、反省的意涵,非豐年祭的歌舞表演,參與祭典的族人或外人都必須綁芒草以避邪,而有孕在身的婦也需回避、不能參加祭典;在澳洲,“didgeridoo”是只有行過割禮的男人才可吹奏的樂器,曾有白人樂手忽視澳洲少數民族禁忌、任意吹奏,而在當地部落掀起波瀾。
文章最後説,禁忌,本身就是文化的展現,它代表著整個族群的故事、歷史與生活精神,正如漢人婚喪喜慶的種種民俗禁忌一樣,也都代表著一個族群的文化內涵。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保存雖勢在必行,當局也應當正視,但許多學者、文化音樂工作者以漢人自以為的好心好意,甚至是以觀光導向的觀點、觀光客的心態恣意忽略原住民背後的文化脈絡,甚至將原住民文化的禁忌曲解為自我封閉,實在是誤會大了。
相關閱讀:
邵族“祖靈籃”
邵族的傳統宗教信仰和臺灣的其他少數民族群一樣,都是以祖靈信仰為主,不過邵族比較特殊的地方是把抽象的祖靈具體化為祖靈籃的崇拜。傳統的邵族家庭裏都會有一個象徵祖靈存在的祖靈籃,籃子係以藤皮或竹篾編成,長寬各約30公分 20公分、高約20公分,附有4支短短的腳柱和2個固定的提耳。籃子裏所裝的是祖先穿過的衣物和珠煉,邵族人認為籃中衣物代表祖靈的存在,凡家中重大事情發生,都會請先生媽來家中,取下祖靈籃,放在家門口,慎重地祝禱報告,若不如此,萬一得罪祖靈,或是引起祖靈疑猜,則家人將不再受祖靈庇祐,家中也可能會發生不測的事故。祖靈籃一般是挂在廳堂的墻面上,平常不得將籃子內的衣物隨意翻攪擾動,祭典中被雨淋濕了也不可晾曬,只能任其自然陰幹。兄弟成年分家,選在八月祭典時,準備新的籃子,請來先生媽祝禱祭告後,再將舊籃中祖先的衣物分出一部分置入新籃之中即為新戶。
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
苗栗南莊鄉東河村的賽夏族部落的傳統祭典,是是以敵人亡靈為中心的傳統祭典,賽夏族“矮靈祭”在賽夏族語裏叫巴斯達隘也有人稱為矮人祭、達隘祭及二年祭等等;于1999年12月10日在舉行的賽夏族盛大祭典時,經多數長老提議將沿用已久的矮靈祭名稱,正名為賽夏族名“巴斯達隘Pastaai”之稱,所以舉凡是臺灣新竹五峰鄉的北賽夏族人北祭,及苗栗南莊鄉賽夏族人在向天湖舉行的南祭活動,全都正式更名為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
古時候的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的祭儀活動,從請神、迎神、迎靈、娛靈、逐靈、到送靈等儀式,原來是六天五夜的通宵歌舞儀式,但因時代不同至今已更改為四天三夜,主要儀式分為迎靈儀式,又稱招靈,賽夏語稱為Kistomal;娛靈儀式賽夏語稱為Paph nawa sak巴巴茲那互沙克;逐靈儀式賽夏語稱為PaPaz nao or lar巴巴茲那噢額拉了;最後的儀式是送靈儀式賽夏語稱為PaPaosa巴巴奧沙等儀式,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在徹夜的歌舞中,會唱許多的歌由及不停的跳舞,在低回的歌聲及不同跳法的舞步中,訴著著賽夏族人與矮人之間的種種恩怨。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