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的話題和關注的焦點幾乎全部鎖定在“立委”選舉結果和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之上。兩黨的動向成為了島內的熱門話題。島內輿論媒體其實忽略了當前島內最緊張的經濟局勢。
臺灣《經濟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説,臺新金控上周撤回對彰化銀行的換股合併提議;此一被視為二次金融改革公股金融機構減半指標的大型並購案,隨著“國會”政黨結構重組,目前看來前途茫茫。同一期間,低迷多時的金融類股在國民黨贏得“立法院”絕對多數席次之後,以大漲響應,反映了市場對金融改革與執政者截然不同的期待。而在昨天,金管會“主委”胡勝正接受媒體訪問時堅定表示,二次金改沒有、也不會受選舉等因素暫緩,金融改革一定要做。胡勝正講得好,金融改革一定要做;只是,從近年改革過程及市場反應來看,金融改革不能再照原來的方式做。
從2001年起推動的金融改革,連同政治改革、財政改革,被民進黨政府視為三大改革之一;歷經第一階段的問題金融機構退場及不良資産處理等具體成就,陳水扁再接再厲于2004年宣示第二階段金融改革的四大目標,以加速民營化、鼓勵並購等方式,推動公股金融機構及金控限時減半、銀行大型化及國際化。不過,二次金改一路走來跌跌撞撞,飽受財團化、市場壟斷、政治分贓等批評,終於2006年底經“行政院”喊停。但以“金融市場套案計劃”重新出發的金融改革,雖然接受了限時限量減半政策不符市場機制的現實,卻未脫既有架構,仍以推動公股金融機構整併為主。在這項政策下,臺灣金控在今年誕生了,在世界百大銀行中佔了第89名;但大家心知肚明,這個寫在施政成績單上的數字,根本無助於提升臺灣金融體系的競爭力。
撇開二次金改四大目標的失敗不談,這一波近乎強迫式並購的金融改革還讓許多金融機構受傷。遠的是中信金控“以小吃大”,以受質疑的手法強取兆豐金控,結果掀起漫天風雲,“司法檢調”體系的介入,更逼使中信集團家族接班人辜仲諒遠走他鄉,亦不免損傷中信金控的社會形象。近的是2005年7月以高於底價45%吃下彰銀特別股的臺新金,在獲得公股禮讓董事會席次及支援合併承諾下,原本已視彰銀為囊中之物;但鉅額融資並購帶來的財務壓力及社會對政府低信賴下的高度監督,使合併案的推動並不順暢,如今更將面臨金改變調的政策風險,受害的除了“政府”公信力,還有臺新金、彰銀,以及當初相中並購彰銀效益而入股臺新金的外資。由此可見政策不一致對經濟的傷害,但若政策明顯不當,這也是修正政策時必須支付的成本,以免傷害擴大、危害日深。
從客觀的數據,也可看出近來的金融改革,不只方向失當,更讓金融業錯失成長契機。在金管會全球資訊網所製作的金融競爭力專區裏,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股市效率提高、規模擴大等種種亮眼的表現;但是,在以銀行為主的間接金融這一塊,金融體系的健全度、效率及規模,有多項不如三年前,卻少見官員視為警訊。舉例來説,臺灣的銀行放款餘額佔島內生産毛額(GDP)比率,最新數據是去年9月底時130.4%,而2004年底時是131.9%;臺灣的銀行間接金融的能量三年來不增反降,固然與銀行謹慎放款、直接金融增加等有關,但更可能代表的是放款對象流失、需求不足、不敵外銀競爭等。再説,銀行資産、銀行産值及金融服務業産值等三大指標佔GDP的比率,去年第三季底的表現也完全低於2004年底二次金改四大目標宣佈之際;説明“政府”推動金融改革三年,金融體系規模、效率的成長卻跟不上經濟成長,凸顯過去三年的改革不僅無效,而且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社論最後説,正如胡勝正所言,金融改革必須要做;但是,再也不能是過去那套作法,必須徹底改變,而且要聆聽市場的聲音。過去三年,金融類股可能是臺股裏表現最差的族群,這段期間臺股指數上漲約四成,金融類股指數卻下跌逾7%,其間成因甚多,但市場不認同二次金改必是其一;相對的,國民黨贏得新“國會”三分之二以上席次的主導優勢後,金融類股立時大幅走升,上周激漲15%,遠高於大盤漲幅,除了低檔建立部位需求,也凸顯對國民黨主要金改方向的期待--開放金融機構西進登陸。事實上,這個方向也為專家學者、社會輿論所支援,其思維絕非將大陸市場視為唯一;而是在經濟全球化下,資金跨境流動激增,金融業服務的已是全球經濟活動,大陸則是全球經濟活動的重心之一,禁止登陸等於自縛手腳,金融業如何打天下?這才是金融改革真正需要的。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