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大公報:“臺獨”分子不要執迷不悟錯失良機

2007年11月06日 16:07:00  來源:
字號: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用了一個專題全面闡述《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戰略構想,其中大部分談臺灣問題。

  香港《大公報》今天刊登署名文章指出,一向偏袒臺灣的美國,由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德羅及時表態,認為胡總的“溫和措詞”是“走向正確方向的一步”。臺灣島內藍營也普遍加以肯定,唯獨陳水扁仍然口出惡言,認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簽署和平協議是“要臺灣投降”。

  誠懇表態待復談

  文章説,眾所週知,臺灣問題關係到中國的核心利益,關係到中國能不能實現完全統一的韆鞦大業。即使在清朝,十次嘗試失敗,到第十一次也要用武力拿下它。假如臺灣被人家(指美日)拿走,中國東南邊防缺一大角,絲毫無安全可言,遑論由“一洋戰略”(太平洋戰略)發展到“二洋戰略”(加上印度洋),保衛及拓展大片的海洋國土,保障海上運輸線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不能容許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諸侯”,挑戰中央的權威,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統地位。

  胡總書記呼籲:“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這一段話實際上是對民進黨等綠營所説的。因為以連戰為首的藍營,已經表現願意接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展開談判。

  胡總書記還説:“我們鄭重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多誠懇的表態!

  可是,陳水扁卻提出針鋒相對的意見。他説,如果要兩岸坐下來談,大陸必須遵守三個條件:一,放棄“一中”原則框架;二,必須廢除對臺動武為依據的《反分裂國家法》;三,必須撤除在東南沿海部署的針對臺灣的九百八十八枚戰術導彈。陳水扁執迷不悟,可恨之至。

  解困的兩種可能

  如何化解兩岸目前的困局呢?文章認為,有以下各種可能性:

  一,等待“臺獨”政權下臺:明年三月大選後,民進黨當局被臺灣人民唾棄,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即可以回到一九九二年已確立的“九二共識”,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開展締造和平協議的談判。

  二、假如明年民進黨再贏得大選,繼續執政,那麼,和平談判的機會就越來越小了,非和平方式解決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大了。

  一九七二年毛澤東與尼克松談判中美建交時討論到如何解決臺灣問題。當時,毛主席説:“臺灣事小,世界事大,我們可以等一百年。”胡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到二○二○年的發展目標,到時,國民經濟總産值將比二○○○年再翻兩番,使中國達到中等發展國家水準,實現基本工業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那時的綜合國力應該直追美國,不怕與老美直接較量。

  阿扁要受歷史審判

  除此之外,還可以打“外交戰”,在二○二○年之前(甚至更早),斬斷臺灣的所有“外交關係”,讓臺灣成為國際孤兒。

  再是採取針對性的經濟封鎖制裁措施,禁止一切戰略性物資進入臺灣,只允許民生必須品入臺,特別是要嚴厲打擊支援“臺獨”的臺商,讓他們付出政治代價。

  其實還可以策反搞統戰。兩岸交往如此頻密,生意越做越大,臺灣每年從大陸賺取幾百億美元的順差,採取針對性的制裁,策反,必能使臺島發生動亂,癱瘓“臺獨”當局的管治。

  文章説,胡總書記一再強調:我們要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此話的“潛臺詞”是,假如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都無法説服扁當局放棄“臺獨”邪念,那麼,等待他的將是歷史的審判。胡總書記的報告再次表達最大的誠意,軟的更軟,硬話沒有半句,“臺獨”分子不要欺軟怕硬,執迷不悟,喪失和平談判,實現祖國統一的大好機會。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