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立委”只知黨派之私 蠻橫干預行政中立

2007年11月01日 10:11:00  來源:
字號:    

  臺灣“立法院”預算中心近來陸續公佈預算評估報告,針對當局預算擅遭挪用、經費報銷浮濫、公共建設績效不彰甚至浪費等多項執政缺失提出具體數據,沒想到竟引發執政黨“立委”對“立法院”預算中心的不滿,于上周審查“立院”2008年度預算時,謝欣霓委員等竟一度提案要求刪減預算中心的一半預算,以及凍結“立法院”諮詢業務三分之二預算。臺灣《工商時報》31日發表社論指出,這項荒謬的提案,最後雖然由原提案者主動撤案,但其所反映部分“立委”心目中只有黨派之私,根本不知“國會”權責為何物,以及肆無忌憚地妄想以政治力量干預行政中立,缺乏對專業倫理應有的尊重,無疑才是當前政治亂象的根源所在。

  “立法院”預算中心、法制局等幕僚單位之設置,本來是在提供“立法院”于審議“法案”和審查預算案時的重要參考數據資訊,以便“立委”可以更有效能的為民眾看好荷包,以及提升“立法”的品質。相對於行政體系擁有龐大的人力、物力資源,這也是“立法院”擺脫成為“行政院立法局”的最主要憑藉。站在“立法權”對行政權監督制衡的高度,如果提案刪減、凍結專業幕僚單位的預算,則不啻自縛手腳,自廢武功。

  社論説,謝欣霓等提案刪減預算中心預算,除了有自失立場的明顯偏失,更嚴重的,它凸顯了對專業倫理、行政中立的蠻橫干預和污衊。誠然,該提案強調預算中心應謹守幕僚本分,嚴謹分析、中立評估、言下之意是指預算中心的評估報告不夠嚴謹、不夠中立,動不動被媒體大幅引用。但要做這樣的指控,必須以具體數據事證為基礎,否則就是血口噴人,就是政治干預與污衊抹黑,其行徑與陳水扁輕率的聲稱“司法不公”,可以説如出一轍。而這樣的操作模式,也像極了“行政院新聞局”抹黑中時媒體集團製作“二○○八台灣希望”專題,以具體數據呈現當局財政遭掏空惡化的真相。這許許多多的事例,無疑再次凸顯由於執政團隊的治島無方,施政表現不堪聞問,面對媒體的報導或“立院”專業幕僚的分析,不思做為改進嘉勉之資,卻只會本能的干預抹黑。而做為執政黨的“立委”,固然可以為執政黨做政策辯護,為預算護航,但同時也應注意權責分際,以免為了護航而刻意矮化“立法權”,造成對制度的進一步挫傷。

  回到問題的基本面,近年來執政當局抹黑在野黨,污衊媒體固然已經積漸成習,甚至連行政文官體系自身也不放過。最顯著的事例就是對於獨立機關的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肆無忌憚的干預打壓,並在寒蟬效應下使得另一個獨立機關“中選會”已被馴化成完全無視專業與現實,只知配合政黨利益操弄的工具而已。另外對於理應獨立專業任事的檢察系統,以及不屬行政體系的“司法”審判系統,同樣是以入主出奴之姿肆意的批評抹黑。

  社論認為,面對這樣的批評抹黑與干預施壓,被批評對象理應公開説明、提供理性討論空間,並可根據“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的意理,讓行政中立更獲確保,讓專業水準更獲提升更無可挑剔。但實際情況顯非如此,一方面被批評的有權者既不知改進,又只知以資源權勢對批評者施壓抹黑;另一方面則又不容批評者有説明討論的機會。論其行徑,可以説是十足的法西斯、霸道,而文官體系的專業倫理與尊嚴則被無情的賤踏與撕毀。

  換一個角度來看,今天的執政團隊在心態上聞過則怒,做法上短視的抹黑打壓。如果真是把預算中心的功能刪廢,將來一旦政黨輪替淪為在野黨,屆時豈非要追悔無及。同樣的,隨便對檢調、審判人員扣帽子,只會摧毀公權機關的威信,成為破壞制度的劊子手,這樣的執政又何嘗有光采。至於對媒體的打壓抹黑,更是幹冒侵犯新聞自由大不諱的狂妄之行。

  社論最後表示,面對這種種的橫逆亂象,唯一聊以自慰的,也許是把它視為一種試煉。面對辦案不公的質疑,檢審體系唯有以更精準的辦案以杜眾口;面對行政不中立的質疑,文官體系同樣也唯有以更嚴謹的數據以資自保;面對報導不實的質疑,媒體則更應以明確的事證善盡守望告知的功能。當執政團隊乖亂體制,施政漫無章法時,臺灣更迫切需要專業倫理和講道理的清明空間,而不應是隨波逐流一起沉淪。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