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銀行捐錢“入聯”圖利 “金管會”豈可坐視?

2007年10月25日 09:58: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説,“立法院”裏一字排開,個個西裝筆挺大有來頭,不是董事長就是總經理。這是公營行庫高層被“立法委員”召喚“出列”的景象,凡“上繳”經費給“行政院”辦入聯宣傳的都被點名,結果就出現了這些董事長、總經理乖乖排隊站好的畫面。

  公營行庫都是老字號金飯碗,能升上老總、老董的,誰沒有兩把刷子?如今在“立法院”裏遭羞辱,卻多半訥訥説不出話來,因為他們做的事確實不光彩。“立委”質詢指出,多家公股行庫以“業務廣告費”之名,將銀行預算上繳“新聞局”辦“入聯”;合庫、臺企銀等銀行則是接連邀約貸款大戶參加民進黨候選人出席的餐宴,有拉票和選舉募款之嫌;又有如已經民營化的第一銀行,最近也捐款一千萬元給文化總會,用以“辦理提升國家形象宣傳活動經費”。

  社論指出,這些政治性極高、擺明瞭替民進黨助選的經費開銷,師出無名,必須挪用預算。以公營行庫的收支原則來説,是違反了“預演算法”規定;以公司治理的規範來説,是違背了專業經理人的職務許可權;甚至以這些行庫多已上市的事實來評斷,不但要向存戶負責,還應向小市民股東們負責。算盤精明的金融家,誰肯如此不計利潤、向外撒錢?更何況其中還有法律責任。“立委”開罵,指這些款項應直接從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年終獎金中扣除;其實,這些銀行主管恐已涉及挪用預算和背信的嫌疑。

  公營行庫主管受“上級”壓力而有口難言,“財政部長”何志欽好像也身不由己,模糊回答了“‘行政院’整體施政方案宣導”等籠統話語。何“部長”對重要政策處於狀況外,不是第一次;就連當局擬進行稅賦改革等大事,也是由“經建會主委”何美玥對外宣佈,何“部長”在記者詢問時猶不知所云。何志欽被放在臺面上扮演著學者形象、卻無指揮實權的“財政部長”,受議論已久;這是另一層面的問題了。而最應出來管事的“金管會”,在第一線上負責監理島內金融機構的主管機關,“主委”胡勝正和身兼銀行局長的副主委張秀蓮,此時此刻所做何事?

  社論説,“金管會”近年來的行事,總在過猶不及之間遭到批評。除了多位“主委”、委員、局長等人身陷違法醜聞之外,力霸集團風暴引起法官質疑金檢主管長年縱容違法放貸,審判長當庭痛罵“金管會”官員失職和圖利的那一幕,社會記憶猶新。“金管會”受此指責,一度雷厲風行,想要建立嚴厲控管的形象,近半年來將島內銀行主管移送檢調的案例委實不少,也造成風聲鶴唳的效果。可以想像,如果任何一家上市的金融機構,膽敢把業務費用“援交”給特定團體或政黨,不被“金管會”嚴查、開罰、送辦才怪。

  如今在眾目睽睽之下,卻見這麼多家銀行集體發生“捐錢搞入聯”的圖利事實,出面邀約大戶和民進黨候選人餐敘的用心亦昭然若揭;以至於銀行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們被叫到“立法院”“罰站”、聽訓,亦無能自辯。則胡勝正和張秀蓮真能對此視若無睹、不加聞問嗎?不僅如此,這些上市行庫聽命于大股東公股的指揮,因而損害了諸多市民小股東的利益,則證券投資人保護中心不應出面管事嗎?當初在法庭上訓斥“金管會”官員圖利、放縱特定銀行違法的“司法”人員,如今眼見“行政院—金管會—公營行庫”之間發展出扭曲的“關係人”互動,又該是何種感想?

  社論最後指出,想當年,宗才怡在“立法院”裏被質詢得不知所云,“經濟部長”幹了四十幾天就倉皇下臺,被輿論視為笑話,卻也可見其時官場尚有“知難而退”的行為界限。如今的“財政部長”在其位而不知所云的程度更加驚人,“率領”了一隊董事長和總經理在“立法院”裏排排站;“金管會”官員在法庭裏受到法官“指正”,如今對公營行庫的不當行徑絕對心知肚明,卻不能管也不敢管。從政務官到專業經理人,受盡難堪,受盡政治蹧蹋,卻難道繼續在位而不顧尊嚴嗎?也難怪有人説,真懷念宗才怡。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